高考诗歌复习备考:中学生怎样才能读懂古诗词?
- 资源简介:
约4420字。
高考诗歌复习备考:中学生怎样才能读懂古诗词?
怎样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呢?
有的学生喜欢用笨方法——刷题——用体力勤奋来掩饰脑力懒惰。
还有同学喜欢背一些术语,把精力用在琢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景结情的区别上。
我常和后一种同学开玩笑,脚崴了需要拄拐,但拄拐的目的,是为了把拐扔掉,而不是为了达到“人拐合一”,这些术语帮助我们理解诗歌,但固守着术语,就本末倒置了。
还有的同学想学点答题套路,其实诗歌鉴赏的关键还是在于读懂。至于答题技巧,诗读懂了,也就不难了。如果诗没读懂,对着一堆“乱码”,有什么答题技巧可言呢?
很喜欢一个比方,说古诗词像茶叶,打卷的,压缩的,颜色很暗的,我们需要用一杯开水泡开它,才能让茶叶舒展,展示它绿色的原貌。
怎样才能拥有这杯开水呢?
有五个关键因素:文言实词、词句语序、意象约定、联想想象、诗中有人。
1
文言实词
古诗词本质上是文言文,不是现代汉语,所以,掌握一定量的文言文实词,是读懂诗的前提。
比如说“问渠那得清如许”, “渠“是什么意思?我拿这个问题问高中的学生,有很多同学不知道。其实“渠”是一个代词,就是“它”的意思,代指前面的“半亩方塘”。有的同学觉得就是“半亩方塘”,这是就近联想,“塘”怎么会是“渠”呢?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中“浑”,是“都”的意思。要搬家了,在这里住时间久了,好像黄莺跟我都认识了,诗人要搬走了,黄莺“频啼四五声”,像是表达不舍和道别。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中的“等闲”什么意思?就是“寻常,平常”,把离家远行看得很平常。毛泽东《长征》诗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等闲”,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中的“等闲”,都是这个意思。
有时,如果没有文言文意识,还容易受到现代汉语的影响。比如“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中的“睡觉”,应该理解成睡醒了,不然这句诗就不好理解了。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中“消魂”是指极度悲伤,要是按现代汉语意思理解,就和诗的感情不合了。
高考题考诗歌鉴赏,很多题就是在考诗中词语的理解。比如下面这首诗。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