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文化常识
- 资源简介:
约51590字。
2022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文化常识
目 录
一、传统节日 1
1.元旦 1
2.人日 1
3.上元 1
4.社日 1
5.花朝zhāo 1
6.上巳sì 1
7.寒食 2
8.清明 2
9.端午 2
10.乞巧 2
11.下九 2
12.中元 2
13.寒衣 3
14.下元 3
15.中秋 3
16.重阳 3
17.冬至 3
18.腊日 3
19.除夕 3
二、古代刑罚 4
三、古代服饰 5
1.头衣 5
2.体衣 5
3.足衣 6
4.补子 6
5.顶戴 8
四、音乐文娱 8
1.音乐 8
2.文娱 8
五、汉字演变 10
1.汉字的形体演化 10
(1)甲骨文 10
(2)金文 10
(3)大篆 10
(4)小篆 10
(5)隶书 10
(6)草书 10
(7)行书 10
(8)楷书 10
2.汉字的构成使用 11
六、古代天文 11
1.二十八宿 11
2.四象 11
3.其他 12
4.月亮别称 13
七、古代地理 13
1.地区名 13
2.政区名 14
3.城市名 15
4.山川关隘名 15
5.其他 15
八、名胜古迹 16
1.四大名桥 16
2.四大名楼 16
3.苏州四大名园 16
4.四大古建筑群 16
5.古代四大工程 16
(1)万里长城 16
(2)都江堰 16
(3)灵渠 16
(4)京杭大运河 16
6.道教四大名山 16
7.佛教四大名山 16
8.历史古都 17
九、古代历法 17
1.二十四节气 17
2.古人记年 18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18
(2)帝王年号纪年 18
(3)干支纪年法 18
(4)年号干支兼用法 18
3.古人纪月 18
(1)孟仲季记月 18
(2)花名记月 19
4.古人纪日 19
5.古人纪时 19
(1)地支纪时 19
(2)天色纪时 19
(3)五更报夜 19
十、官职名称 20
1.古代官制 20
2.中央官职 20
(1)三公九卿 20
(2)三省六部 21
(3)其他 21
3.地方官职 21
十一、官职变动 22
1.授官 22
2.升职 22
3.降职 23
4.免官 23
5.辞官 23
6.调职 24
7.代职 24
8.其他 24
十二、经济战争 25
十三、教育科举 26
1.学校教师 26
2.察举制 27
3.九品中正制 27
4.科举制 27
5.其他 28
十四、宗法礼俗 29
1.宗法 29
2.礼俗 30
(1)政治礼仪 30
(2)生活礼仪 31
(3)婚庆礼俗 32
(4)丧葬礼俗 33
(5)座次尊卑 34
(6)忌讳 34
(7)避讳 35
十五、人物称谓 35
1.直称姓名 35
2.称字 35
3.称号 35
4.称谥号 35
5.称斋名 35
6.称官名 36
7.称官地 36
8.称爵名 36
9.称籍贯 36
10.称郡望 36
11.几项兼称 36
12.职业+人名 36
13.称百姓 36
14.按朋友关系称谓 37
十六、姓氏名字号 37
1.姓 37
2.氏 38
3.名 38
4.字 38
5.号 38
十七、历史名人 39
1.古代圣人 39
2.四大名医 39
3.诗人称号 40
4.四大美女 40
5.战国四公子 40
6.初唐四杰 40
7.楷书四大家 41
8.北宋四大家 41
十八、谦称、敬称、贱称 41
1.谦称 41
(1)王侯自称 41
(2)一般人自称 41
(3)自称家人 42
2.敬称 42
(1)称君王 42
(2)称臣子 43
(3)称师长 44
3.贱称 45
十九、谥号、庙号、年号、尊号、徽号 45
1.谥号 45
2.庙号 46
3.年号 46
4.尊号 47
5.徽号 47
二十、年龄称谓 47
二十一、文学常识 49
1.中国古代小说发展阶段 49
2.经史子集 49
3.《左传》 49
4.《诗经》 49
5.乐府双璧 50
(1)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50
(2)北朝民歌《木兰诗》 50
6.史学双璧 50
(1)西汉•司马迁《史记》 50
(2)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50
7.前四史 50
8.唐诗宋词元曲 51
(1)唐诗 51
(2)宋词 51
(3)元曲 51
9.四大古典名著 53
10.明代四大奇书 53
11.近代四大谴责小说 54
(1)晚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54
(2)晚清•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54
(3)清末•刘鹗《老残游记》 54
(4)清末民初•曾朴《孽海花》 54
12.古代民间四大传说 54
13.其他 54
二十二、史书体例 55
1.编年体 55
2.纪传体 55
3.国别体 55
4.通史 55
5.断代史 55
二十三、作品命名 55
1.以姓名命名 55
2.以字命名 55
3.以号命名 56
4.以谥号命名 56
5.以帝王年号命名 56
6.以地名命名 56
7.以官名命名 56
8.以书斋命名 56
二十四、其他 56
1.四大名绣 56
2.四大名花 56
3.十大名花 56
4.四大名茶 56
5.十大名茶 56
6.四大名酒 57
7.四大菜系 57
8.龙生九子 57
一、传统节日
1.元旦
时间:正月初一。
别称:元日、元正、新春、新正。
习俗:贴春联和门神,除夕守岁,开门爆竹。
诗句:宋•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人日
时间:正月初七。
别称:人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
起源: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
习俗:戴人胜(人形的饰物)。
3.上元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别称:元宵、元夕、元夜、灯节、天官节。
起源:燃灯习俗、汉武帝祭祀说、纪念平吕说等。
习俗: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耍龙灯、踩高跷。
诗句: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4.社日
时间: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wù日。
定义: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wù日。间或有四时致祭者。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
习俗: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