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散文构思特色建模与训练
- 资源简介:
约24550字。
2022届高考散文构思特色建模与训练
考点:
1. 叶文玲《汴京的星河》
2. 叶小龙《借问春风来早晚》
3. 阿来《火车穿越的身与心》
4.冯祉艾《漠河的冰雪》
5.贾平凹《纺车声声》
【考点研究】
构思特色就是谋篇布局特色,包括文章的结构安排和材料组织上的特色。 “线索作用分析”“行文思路分析”是构思特色分析中的两个思考角度。
一、“构思特色分析题”定式建模
(一)循环答题法
1.全文线索角度——单线(人、物、情、理、时、空),双线结构(点明双线的具体内容,点出双线的好处)。
2.行文思路角度——结构(先总后分,先实后虚,先抑后扬)
3.构思技巧角度——情节(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层层深入),手法(设置悬念、伏笔照应、铺垫、以小见大),内容层次(由物及人、由古到今、由表及里)
4.选材特点(组材方式)角度——①引用(大量引用诗文、谜语、歌谣、典故、神话传说……);②以小见大(选用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小事);③形散神聚;④由面及点;⑤有详有略。
5.叙述上的特色角度——叙事方式(倒叙,插叙)。
(二)答题模式
1.手法句(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谋篇布局,语言风格,文艺理论)+材料句(情节内容,人物内容,物象内容)+分析句(人事物特点与作用,思想情感,艺术效果)
2.两个对接
(1)材料句(情节内容,人物内容,物象内容)——分析句(人事物特点与作用,思想情感)
(2)手法句(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谋篇布局,语言风格,文艺理论)——分析句(艺术效果)
(三)记忆定式模板——“构思特色分析题”
1.循环答题法
(1)全文线索角度——
(2)行文思路角度——
(3)构思技巧角度——
(4)选材特点角度——
(5)叙述上的特色角度——
2.答题模式
手法句+材料句+分析句
(四)定式示例:蒋应红《金塔的胡杨》
金塔的胡杨
蒋应红
在沙漠戈壁,芨芨草、红柳、胡杨之类的草木实在算不上什么稀罕物。只要是稍微有点水的地方,你都会发现它们三步一株、五步一簇、低低矮矮、密密匝匝的身影,没有修长的身姿,也没有耀眼的花叶,在春秋易序、寒暑交替中永远恪守着一岁一枯荣的自然法则。
这些沙漠里的普通植物中,我偏爱胡杨。这绝对不是一种平凡的树,它们是戈壁的魂。
一
徜徉在金塔县的胡杨林中,我的心时时被那一株株顽强的生命所震颤。它们像饱经沧桑的老人,精神矍铄,从容淡定。
你可以想见,多少个日日夜夜,任凭劲风怒吼、黄沙蔽空,它们依然迎风而立,一副岿然不动的神态。它们的根系在大地的深处漫展,枝杈傲然直指苍穹,哪怕黄沙淹没躯干,也是昂首挺立、临危不惧的英雄气魄。铮铮铁骨,朗朗硬气,纵然倒下,也是千年不朽。因此,胡杨也被世人誉为“沙漠中的英雄树”。
居住在大戈壁的人都知道,有胡杨的地方,就有水源,就有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