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杭州中考语文考前信息卷(三)(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3620字。
杭州中考语文考前信息卷(三)
一、积累(21分)
《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动的视点摄取对象。全图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画中人物达五百之多,(形态/形式)各异。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清明上河图》是(一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
1.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手卷(juǎn) B.长而不冗(yǒng)
C.记载(zài) D.遒劲(jìng)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形态一副 B.形式一副 C.形态一幅 D.形式一幅
【答案】1.D
2.C
【解析】1.A.手卷(juǎn)——(juàn);B.长而不冗(yǒng)——(rǒng)C.记载(zài)——(zǎi);故选D。
2.本题考查词语辨析。第一空,形态:指事物存在的样貌,或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形式:事物的形状、结构等。结合“画中人物”分析,应该是相貌等特征不同,故“形态”合适;第二空,幅:原意是指幅面,即布匹、呢绒等的宽度。作量词用时,主要用于布帛、纸张、图画等有一定面积的东西,如一幅国画、一幅壮锦等。副:作量词用时,一是用于成组成套的东西,如一副对联、一副手套、一副眼镜、一副担架、全副武装;二是用于面部表情、态度等,如一副笑容、一副庄严而和蔼的面孔。根据“《清明上河图》是画”分析,“一幅”合适。故选C。
3.下列可以作为“雪压难摧涧底松”下联的是()(2分)
A.风吹不动天边月 B.一间陋室透书香
C.竹菊梅兰可养性 D.且喜满园桃李艳
【答案】A
【解析】这是语用类考查对联常识的问题,学生应了解对联常识,明确对联特点要求,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协、内容相关等要素。能根据对联特点完成对对联练习。“雪”名词,“压”动词,B“一间”数量词,C“竹菊”都是名词,D“且”连词,词性与上联不对应,A“风”名词,“吹”动词。故选A。
班级开展主题为“荷色香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魅力荷语】
朱自清以流水写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冰心托荷叶赞母亲,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雨荷图,fù yǔ()荷叶以母性,讴歌伟大的母爱。
周敦颐借爱莲说君子,他敬仰莲花如君子般的独立人格,讲究“中通外直”,从而“香远益清”,人格从内修到传播,揭开理学人格论的帷幕。
孙中山以荷花寄期盼,1916年8月,孙中山受邀往杭州西湖赏景,远眺一湖夏荷,他不禁感叹:“中国当如此花!”他希望中国革命者都能像荷花那样亭亭直立,,也寄望新兴的中国能像荷花那样香远益清,名扬四海。
4.填入上文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鞠躬尽瘁 B.精益求精 C.俯仰生姿 D.不折不挠
【活动二:花中悟理】
5.仿照前文,在后文横线处写一写你悟出的内容。(3分)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清晨买莲花一定要挑那些盛开的。早上是莲花开放最好的时间,如果一朵莲花早上不开,可能中午和晚上都不开了。”
人也一样,愈是年轻的人,愈有奋发的志气。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几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颜色艳丽的花愈是缺乏芬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咏荷吟诗】
6.学校决定于2021年4月2日下午2点在校礼堂举行“荷色香韵”咏荷诗朗诵比赛,学生会拟邀请文化宫于老师来校做评委,请你以学生会的名义给于老师写一份邀请函。(4分)
【答案】4.D
5.人也是一样, 愈朴素单纯的人, 愈有内在的芳香。
6.示例:
尊敬的于老师:
您好!
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校园文化全面建设,我校将于2020年9月2日下午2点在校礼堂举行“荷色香韵”咏荷朗诵比赛,届时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