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考文言实词解释推断6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10 11:20:1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600字。

  例谈高考文言实词解释推断6法
  1、字形分析,看形推义。
  即根据字形判断词的意义。文言文中,即使是生僻的词语,也可以根据造字法中的象形、会意和形声,均可推断词的基本意义。如: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乡。(《归园田居》)
  “羁”字看其字形,为马被辔头罩住,可理解为束缚之意。类似从“罒”的字均有“网罗、束缚”的意思。有“罗(网)、罟(网)、罩、罹”等。
  2、语境分析,因文定义
  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我们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再”与“一”、“三”相对使用,可见它不是指“又一次”,而是“第二次”。
  (徐)勣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夺:强迫(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11题B项)
  题干解作“强迫”显然也是望文生义,由上文不难推断应为“强行改变(他的主张)”
  3、构词分析,联想迁移
  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考课内”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联想到已学过的课文、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和成语。
  (1)联系成对的反义词、同义词。
  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这种特殊的互文对举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反义词并用如“进退”、“高下”、“富贫”、“穷达”。同义词并用如“宫室”、“辅相”、“臣虏”、“货赂”。
  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晏子治东阿》)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陈情表》)
  例中由“货”推知“赂”指财物。“无”与“鲜”相对,故可理解为“无”、“少”。
  (2)联系成语。
  即从成语和习惯用语中考察古词古义。由于不少成语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词多义现象,因此解题时联想自己熟悉的成语典故,也是解答文言实词题的方
  法之一。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氓》)
  危乎高哉!(《蜀道难》)
  亡去不义。(《鸿门宴》)
  例中,“爽”义为“差错”,成语有“屡试不爽”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