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指导:议论文阅读的神奇思维法
- 资源简介:
约6350字。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指导:议论文阅读的神奇思维法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实质
此文本阅读的题型机械感较强,且其实质为议论文。据近五年的高考题,此阅读的取材范围偏重于人文历史学科,即中国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论文。其大致取材范围分别是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前者是研究社会科学的论文,如哲学、政治经济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化学、文艺学、历史学、美学等。后者是研究自然科学的论文,如天文学、考古学、医学、生命科学等。选入试题的文段大多经过出题人的摘编,而非全文。这要求考生多读相关论文、清楚议论文论述的一般思路和常见的四种论述结构、理解此阅读所设题型的特点、熟知议论文的三要素在此阅读中呈现的规律。此外,考生须知此阅读的阅读方法。下面就根据这些要求,来解读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备考方向。
一般情况下文章一共有四段到五段的内容,在阅读的时候,必须把第一段作为首要任务,第一段会告诉你所谈的中心话,或者说中心论述对象,因此第一段需祥读;最后一段也必须必读,并且用笔把这一段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两句话划起来,做个标记。因为它是中心论述的结论和总结。除了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以外的中间几段,也重点标记段落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两句话。这些是非常重要的句子,需分析这些重要句子句间关系,因为这些句子就是判断选项叙述正误的重要依据,也就是说命题人都是在这些重点处进行命题的,从而达到迷惑考生的目的。下面用一道高考模拟题,进行探究此文本的解题思路。
原题呈现
节选自顾亚龙《书法批评需要理性和包容》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9分)
①书法批评不是简单的赞赏成反驳,一方面,批评者需要深入发据作者的创作意图,避免不负贵任地误解作者;另一方面,批评者需要客观公正地评价作品,以免对读者产生误导。这就要求从事书法批评工作的书法家评论家和研究人员秉持实事求是的批评态度,以可靠的理论依据与开放包容的胸怀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现象和新问题。
②受个人实践经验和审美取向的影响,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判断可能会陷入一个误区,即混淆生活中的“美”与艺术审美中的“美”。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语境中,“美”的意思包括优美、漂亮、好看等等,“丑”即陋。“丑”往往具有贬义,是美的对立面,被用作形容非主流的、恶劣的事物形态。事实上,对艺术审美而言,“美”只是诸多审美价值的一种。审美价值是一个宽泛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