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学案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5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6/9 16:32:3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010字。

  登泰山记》学案
  泰山之登临,有雨中之攀,有风中之行,最多的则是春夏季节的登临。而于大雪之中的攀登,则是古往今来的稀有登临。清代的姚鼐于寒冬之日,乘风雪,携友人,以一个诗人的姿态自泰山西北谷登临绝顶,写下了登临篇章中的诗意篇章——《登泰山记》。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之美,再一次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引领我们去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人生是一条向上的路,身为行者的我们一次次地登临。登临是一种追求,登临是一种超越,登临是一种境界。因为登临,我们有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因为登临,我们有了更为高远的目标;因为登临,我们有了“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
  1.文学常识
  姚鼐(nài)(1731~1815年),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庆府桐城(今安徽桐城市)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
  乾隆十五年(1750年)中江南乡试,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进士。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秋借病辞官,以授徒为生,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培养了一大批学人弟子。姚鼐文宗方苞,师承刘大櫆,主张“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在方苞重义理、刘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
  姚鼐一生勤于文章,诗文双绝,书艺亦佳。著有《惜抱轩文集》《文后集》《惜抱轩诗集》,辑成《古文辞类纂》7卷。
  山行
  姚鼐
  布谷飞飞劝早耕,
  舂锄扑扑趁春晴。
  千层石树通行路,
  一带山田放水声。
  “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
  桐城派的作家群,站在丰厚的文化积累上,透过文化地域政治这些表层的东西,创造了文化上的活跃蓬勃的时期。文学是人学,桐城派作品应该能够反映一个时代深处真实的东西,引起人们对生活、社会、时代以及生命的思考,记录社会变迁和历史沧桑,具有永久的价值。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戴名世是桐城先驱;方苞为桐城奠基人;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三祖”。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