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0-2021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 资源简介:
约7560字。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0-2021七年级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5题;共3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①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 xù________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②你只会感到更gāo miǎo________、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
③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jué bié________。
④一霎________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⑤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________临人间。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________:母来要走大路,大路平;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2.下列各项中,对诗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的朋友龙标要到远的地方做官,路途艰险,李白心中十分伤感。
B. 正是江南最美的时节,杜甫遇到老朋友李龟年,快乐地谈论起往事,写下“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诗句。
C.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岑参的诗歌,这里的九日即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常登高、饮酒、赏菊,思念家乡。
D. 李商隐与夫人久别之后重逢,二人在烛光下,说起当年在巴山遇雨的情形,感慨万千,写下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
3.下面关于文学文化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停连是一种朗读技巧,指朗读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在朗读时,无论停还是连,都要与文章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要求相适应。
B. 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称为拟人;把人当物来写,称为拟物,这两者都属于比拟的修辞手法。
C. 寓言篇幅短小,言简意赅。这是一种用假托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并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D. 古人的年龄一般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弱冠”指三十,“不惑”指四十,“知天命”指五十。
4.诗文植空。
(1)________,________,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罩着一层薄烟。(朱自清《春》)
(2)也不必说________,________,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中直窜到云霄里去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________。”兄女曰:“________。”(《咏雪》)
(5)《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江山残夜未尽,旧年未过早春已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论语>十二章》中论证“学”与“思”之间关系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1)这段文字出自我国著名文学家________的回忆性散文集《________》。
在这部作品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这段文字所描述的是作者的一位老师,他是________。
(2)《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该书主要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一路上降妖伏魔,扫除障碍,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其中关于孙悟空的故事情节,你们一定很熟悉。比如:“大闹天宫”“三调芭蕉扇”“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等。你心中的孙悟空又是怎样的形象呢?请结合相关故事情节,写下你对孙悟空的认识和评价。(不少于50字)
二、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30分)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笑的故事》
琦君
①教我们生物的马老师,长得可真是漂亮,二十多岁的年龄,入时的打扮,后颈挽一个松松的髻子。细白的皮肤,清秀的眉眼,不高不低的鼻梁,她如能一笑,可真是百媚生,偏偏她就是不笑。第一堂上课时,她绷着脸对我们说:“我有个习惯,从不记同学的名字,点名只点座位号码。还有,我上课的时候,同学们绝对不许说话,不许笑。”我们一时都吓得鸦雀无声。莫非她是科学怪人,把我们都当机器零件看,所以只认号码不认人。可是她讲课却讲得真好。在黑板上画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