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阅读复习积累——常见术语10个知识点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6/3 8:39:3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530字。

  高中文言文阅读复习积累——常见术语10个知识点
  今天给大家带来中小学文言文阅读常见术语的知识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官吏选拔的术语
  1.世袭制:亦称世卿世禄制,它是一种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的制度。
  2.荐举、征辟制:是根据皇帝诏令所规定的科目,由中央或地方的高级官员,通过考察向中央推荐士人或下级官吏的选官制度。也可叫做察举,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东汉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此外,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3.科举制:创于隋代,发展完备于宋代,衰落于清代,先后绵延1300多年,是封建社会中后期的主要铨选制度。考察科目繁多,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算、童子等科,各科考试方法和内容各异。明代以后考试程序又分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殿试三年一考,由皇帝亲自裁定名次,定一甲前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
  4.除此以外,还有军功、郎选、恩荫等途径。
  授官的术语
  ①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②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③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如: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④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⑤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⑥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⑦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⑧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⑨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⑩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官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⑪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⑫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