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准确辨析、理解熟语的用法
- 资源简介:
约4740字。
准确辨析、理解熟语的用法
一、望文生义类的成语是备考之重点
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艺逐渐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用在句中显然是误解了“堂”与“室”,望文生义了。
2、“不胫而走”意为没有腿却能跑,形容消息等传布迅速,使用正确。
3、“茕茕孑立”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用在这里,显然是当成了“孤独站立”的意思,属于望文生义。
4、“邯郸学步”指模仿别人却丧失了自己的原有的技能。既然丧失了自己的原有的技能,就不可能“走出自己的路来”。本句显然把这个成语误解成了“学步”。
5、“惨淡经营”形容苦费心思于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或事业,与“极端贫困的生活条件下,呕心沥血,历时十余年”的语境相合。此成语不能误解为经营不善。
6、“添枝加叶”形容事物或转述别人的话时添上没有的内容,此处的“枝”与“叶”均具有比喻意味,不能望文生义。
7、“振聋发聩”形容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并非指声音大能把人震聋,此处望文生义了。
8、“如水投石”指好像水泼向石头,点滴不入,比喻听而不闻,毫无效果,与句意不符。
9、“见微知著”指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用于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10、“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使用正确。
11、“曲尽其妙”指委婉地将事物的妙处生动细致地表现出来,曲是委婉的意思,与上文语境不合。
12、“冬温夏清”意为冬天使老人温暖,夏天使老人凉爽,形容儿女侍奉父母无微不至。与句意显然不合。
13、“细大不捐”指小的大的都不抛弃。使用正确。
14、“噤若寒蝉”指像寒蝉那样一声不响,形容不敢说话。句意在说明他因冷而颤抖,显然属于望文生义。
15、“犯而不校”指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同样属于望文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