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歌专题复习——掌握不同题材特点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3/3 21:25:3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2710字。

  诗歌专题复习——掌握不同题材特点
  诗歌常见题材大致有山水田园诗、边塞军旅诗、怀古咏史诗、托物言志诗、羁旅思乡诗、送别怀人诗、即事抒怀诗。
  一、山水田园诗
  题材特征 常见标志 内容情感 常用手法
  ①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②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
  (山水自然、田园生活) ①标题中往往有“山”“野”“田”“居”等字。
  ②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①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
  ②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
  ③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
  ④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
  ⑤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
  (2)写景的表现手法:①白描与工笔;②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③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④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⑤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3)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②以乐景写哀情(反衬)。
  【示例】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①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②。
  注  ①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裴迪相酬为乐之作。②接舆:春秋时“凤歌笑孔丘”的楚国狂士。这里诗人以接舆比裴迪,以“五柳先生”自比。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①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②。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①
  标题信息:地点、生活状态、写作目的、情感、题材等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首联写山中秋景。时在水落石出的寒秋,山间泉水不停歇地潺潺作响;随着天色向晚,山色也变得更加苍翠。不待颔联说出“暮”字,已给人以时近黄昏的印象。“转”和“日”用得巧妙。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这一“转”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它的动态。日潺湲,就是日日潺湲,每日每时都在喧响;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却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的画面。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颔联:“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这就是诗人的形象。柴门,表现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味;倚杖,表现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寒山泉水,看渡头落日、墟里孤烟,那安逸的神态,潇洒的闲情,和“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辞》)的陶渊明有几分相似。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颈联写原野暮色。夕阳欲落,炊烟初升,是田野黄昏的典型景象。“渡头余落日”,精确地剪取落日行将与水面相切的一瞬间,富有包孕地显示了落日的动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