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阅读材料(5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8/13 20:23:26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6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阅读材料
01文化自信.doc
02尊敬英雄.doc
03青春奋斗.doc
04绿色中国.doc
05家国情怀.doc

  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阅读材料
  01 文 化 自 信
  中华文明,是全球唯一没有断裂、消失的古文明。它历经5000年历史的风雨,依然以鲜活的姿态呈现于世人面前,不仅因为它博大精深,凝结了先贤的智慧,还因为它拥有海纳百川的胸襟、仁爱而和乐天下的情怀、通变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中华文化的优质基因显现了强大的软实力,决定了我们应该保持文化的定力与自信!毋庸置疑,西方的工业文明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文化的月亮就一定比中国圆。于儒道释交融的东方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古代文明曾经长期领先西方,同样给人类进步以巨大的推动力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历史悲剧。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我们的自信是基于中华民族在历史中形成的坚如磐石的自主意识,无论碰到什么风浪,无论遭遇什么样的挫折,我们都不会动摇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的意志。——自信的历史根基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坚实稳健的发展现实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中国改革开放所创造的“中国奇迹”,让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得以确证、彰显和巩固。——自信的成就根基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有着稳定的制度性保证,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说明,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深厚基础。——自信的制度根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子思受邀回到高中母校与学弟、学妹进行交流。听说子思正在跟研究生导师学习儒家文化,有些同学表示担心:“我对儒家文化有些了解,比如‘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之类的道理,我也很认可。可是,在生活中真要那样做,我会不会连公交车都挤不上去?”
  如果你是子思,你将怎样回应这样的提问?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1)原因挖掘:儒家文化知易行难,在于儒家文化在人际关系上的内核是基于“仁”的“礼”,是一种道德层面要求,指向高层次的精神文明,往往呈现为利人利己。而今天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身处逐利的潮流中,其行为往往多是基于利己思想甚至丛林法则。这既同儒家文化相悖,也与现代文明相离。
  (2)解决方案:①传承儒家文化,要深层次地认识到在人际关系层面的儒家文化是真正利人利己的,是一种高层次的文明和道德约束。
  ②传承儒家文化,要创新传承的方式,除了传统的书本、课堂学习,还可以将儒家文化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③要让人们认识到生活中“挤公交”之类的行为本身不仅仅不符合儒家文化,也不符合今天的价值取向——这是丛林法则的具体表现,不能指引我们走向文明,只能让我们退向野蛮。
  ④在传承儒家文化的过程中,还要看到其在人际交往方面的“礼”,需要我们去粗取精,与时俱进。当然,题中所说的三条思想“‘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都是儒家文化的优秀部分。
  ⑤如果个人要追求更高层次的文明,提升自己的人生道德境界,就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坚持自己认可的优秀的儒家之礼,远离野蛮的自私的丛林法则。
  答同学问——致“仁和有礼”的你
  亲爱的同学:
  你好!
  很高兴你能将我刚才宣讲的内容听进心里,并提出了一个很有思辨性的问题:“生活中如若遵行儒家文化倡导的‘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会不会连公交车都挤不上去?”
  ……
  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阅读材料
  03 青春与奋斗
  1.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
  2.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
  3.压力是青年成长的动力,而在青年成长的关键处、要紧时拉一把、帮一下,则可能是青年顶过压力、发展成才的重要支点。
  4.青年要顺利成长成才,就像幼苗需要精心培育,该培土时就要培土,该浇水时就要浇水,该施肥时就要施肥,该打药时就要打药,该整枝时就要整枝。
  5.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青年英雄辈出,中华民族青年英雄辈出。
  7.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有决心为青年跑出一个好成绩,也期待现在的青年一代将来跑出更好的成绩。
  8.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
  9.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
  10.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
  11.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斗争实践中懂得,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100年前,《新青年》呐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北京爆发五四爱国运动,诞生了不屈不挠、忧国忧民、敢于斗争的“五四”精神。
  40年前,《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歌词写道:“创造这奇迹要靠谁?要靠我,要靠你……”展现了80年代新青年改革开放初期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唤醒了青年人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生力军的主体意识。
  ……
  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阅读材料
  05 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熔铸在传统文化的基因和民族的灵魂里,是个体对国家、民族的深情大爱,彰显着高尚的道德理想和人生情怀,有悠远的历史感和民族性;它常与当下的政治、文化、民生热点紧密相连,包含着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高考作文命题有鲜明的时代性,体现着国家立德树人的方向。如2015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聚焦古今英雄,引导考生关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全国卷Ⅱ作文题“化育后世的名句”中杜甫、魏源的诗句,北京卷作文题“共和国,我为你拍照”;2019广东省模拟考试“中国桥”;2019广州一模“顾氏家族文化“”等等,以及《战狼》《红海行动》等爱国主旋律电影,都在聚焦“家国情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考生关注国家民族的发展,以自身力量为中国的大国形象建设添砖加瓦。
  命题方向
  (一)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家国担当情怀
  中华儿女从来就有胸怀天下的壮志,从孟子的“达则兼济天下”,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哲圣贤们心忧天下的情怀催生了无数捍卫家国的英雄壮举,谱写了无数舍身报国的壮丽诗篇,涓涓点点汇进我们灿烂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说,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就是一部卫国爱国的历史,里面有积淀深厚的家国情怀。
  (二)凝聚爱国热情,弘扬奉献精神
  正是因为凝聚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和报国壮志,中华民族才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任何个人的生命体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