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第2部分专题10第3讲: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
- 资源简介:
约8040字。
第3讲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
选择题(4选1)这一命题形式在注重考查考生对诗歌的全面理解、扩大考点覆盖面的同时,也降低了试题的难度。选择题和主观题只是题型的区别,考查内容和角度没有变化。因此,答题时,考生只要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仔细分析、认真比对,找到命题人设置选项的设误点,就可以顺利作答。
一、命制错误选项的八大设误点
设误点一:诗句意思理解错误
命题者往往故意曲解某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如望文生义、以今律古等。对此,考生应在总体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逐字逐句理解诗句。
(1)古诗中有大量词语为古今异义词,解读时要充分调动积累,联系语境,以求精确理解。
(2)注意诗歌的特殊语言现象,注意句式倒装、词语省略等现象,联系语境,梳理诗句间的语意关系。
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 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②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注] 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下列对本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的内容,下句点明了“野泊”之因。“逋逃”指逃难在外,漂泊无家,点足“野泊”二字。
B.后人评周莘此诗“最近杜味”。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都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
C.“欲问行朝近消息”写自己只身飘零在外,处境悲凉,想知道归期;“眼中群盗尚纵横”写出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情景。
D.颈联写了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使人暗自惊叹的内容,与尾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所思、所感、所痛。
解析 C项,“写自己只身飘零在外,处境悲凉,想知道归期”错,应为“写从一身乱离,想到朝廷迁流不定,由忧一身到忧朝廷,想知道归期”。
设误点二:意象意境分析错误
命题人往往故意曲解诗歌中的意象,故意将诗歌创设的意境随意引申、任意拔高,考生往往因陶醉于生动优美的表述而忽略对杂糅在正确表述中的错误点的排查。
(1)深入体味写景句本身,敏锐感知并精确地表达其特点或氛围;
(2)联系语境,着眼于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切忌孤立地理解诗句。
训练2.(2019•河北承德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①
岑 参
节使横行西出师,鸣弓擐②甲羽林儿。
台上霜风凌草木,军中杀气傍旌旗。
预知汉将宣威日,正是胡尘欲灭时。
为报使君多泛菊③,更将弦管醉东篱。
[注] ①奉饯:饯行。②擐:穿着。③泛菊:菊花酒。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首联通过“横行”“鸣弓”“擐甲”等词语描绘了出征军队威武雄壮的气概。
B.在重阳节这一天,州郡长官设下宴席,为即将奔赴边关长水的卫中丞壮行。
C.颈联借汉将击溃胡人,平定边塞的历史,表达此次出兵边塞必胜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