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题型解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4/10 15:21: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600字。
浅说高考“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题型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提高人文素养。纵观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15套试题考查的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有下面四种情况:⑴揭示人类社会及事物发展规律的句子(即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如“辽宁卷”中第(2)小题: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上海卷”第(4) )小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⑵抒发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阔大胸怀的句子。如“江苏卷”中第(3)小题: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重庆卷”第(3)小题: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⑶描写优美意境的名句。如“天津卷”中第(2)小题: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湖南卷”第(2)句: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⑷反映以德治国、传统美德、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名句。如“重庆卷”中第(2)小题: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粱惠王上》) “辽宁卷”第(1)小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默写的内容尽管丰富多彩,但在形式上除“北京卷”外,其他14套试题都采用续写型(直接写出与所给诗、文、曲相对应的上句或下句)题型。这种命题形式显得十分呆板,它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只考查识记能力,能力层级低。②不能引导考生真正树立起“名句”和“名篇”的意识,“句”和“篇”往往结合不紧密,考生实际上只要识记“句”就行了。③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目的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于是,命题者有时一点也不考虑教学的实际情况,故意为难考生。如“湖南卷”中第(1)小题: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论语•季氏将伐颛臾》)此篇不属于教育部《语文教学大纲》推荐背诵名篇的范围,此句也不属于什么名句。由此看来,这种题型必须改革。 
   然而,我们也细心的看到,“北京卷”题型独具一格,体现了名句名篇默写题型变化的新趋势。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这道题:在横线上默写原句。 
   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 
此题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优点:一是设计构思新颖;二是“句”和“篇”结合十分紧密;三是让考生通过比较明确了两文的异同,并理解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高考“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题型早就应该变了,那么,究竟有哪些题型比较好呢?我认为下面三种类型都可以。 
<一>理解型默写题 
  这种题型要求考生不仅会背诵原文,而且对原文的内容有所理解。要答好这类题,就要根据题干的提示或要求的具体情况来填写句子。例如: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诗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2、学习要持之以恒,才能取得好的成绩。荀子在《劝学》中就有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