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各类高中招生文化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3小题,约13830字。
2019年杭州市西湖区各类高中招生文化模拟考试
语文
考生须知:
1.本科目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内填涂校名、姓名、考号、座位号等有关信息。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卷。
试题卷
(一)(20分)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淅淅沥沥(lì)的雨中,我来到西泠印社,屏(píng)息凝神地欣赏艺术作品,感受几代篆刻家心无旁骛的治印精神。
B.学习需要执着(zhuó)专注的精神,如能摒弃浮燥少喧嚣(xiāo)的习气,持之以恒地坚持数年,必将获得丰硕的成果。
C.安塞腰鼓豪迈粗犷,刚劲(jìng)奔放,没有丝亳的矫(jiāo)揉造作,充分体现陕
北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性格
D人们深切缅怀闻一多先生,他慷慨陈词、英勇就义的形象是矗(chù)立在人们心中的一座丰碑,永不坍(tān)塌。
答案:D
解:A.“屏息凝神”中的“屏”应读“bǐng”;B.“浮燥”应改为“浮躁”;C.“矫揉造作”中的“矫”应读“jiǎo”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
从古至今,正直的文人在他们的散文中,常常充斥着对历史、民族、社稷的强烈的责任感,渗近了浓郁的忧患意识,①可谓是“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尤其当国事艰难之秋,境遇坎坷之际,更能出现许多发自内心呼喊的佳作,②表现出刚强、刚直、刚健、刚烈的铮铮铁骨,掷地有声。虽然,它们一直与种种文字狱(如苏轼的“乌台诗案”)相终始。许多作者因此違受厄运,从贬谪流放,以至罹难入狱,惨受酷刑。然而,作者的名字和作品,却千古流传。而些施暴为虐者,③你却都已化为尘土,灰飞烟灭了。直到如今,继承了这种传统而又有所突破和发展的好文章,常常洛阳纸贵。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充斥 B.掷地有声 C.以至 D.灰飞烟灭
答案:A
解析:A.充斥:充满;塞满(含厌恶意)。语境不对
B.掷地有声:比喻文掌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现也形容落实力度大。
C.以至:连词,表示吋间、数量、程度、范围等的延伸;用于下半句开头,表示上述情况所达到的深度或结果。有“一直到”的意思,一般指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浅到深。
D.灰飞烟灭:像灰、烟一样很快消失。形容在极短时间内消失干净。
3.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引号前面有逗号,引文部分是非独立引用,句号就应放在引号外。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学校教育要回归本位、回归初心,端正办学理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为中心来组织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
B.该公司计划今年将“中国速度”的成功经验大量复制到海外,通过增加包机、加开海外航线,服务遍布全球的广大消费者。
C.高速路上的团雾具有突发性强、预测困难等特点,极易使驾驶人在行车时骤然视线模糊、应对不及,从而导致交通事故。
D.我们的民族历经挫折而奋起,历经苦难而辉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巨变,实现了从高起来到强起来、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答案:A
解析:B成分残缺,缺宾语中心语。通过加开包机、海外航线的方式
C.语序不当。视线骤然模糊
D.语序不当。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强起来、富起来的飞跃
5.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成语“教学相长”“宁静致远”“三顾茅庐”分别出自《礼记》、诸葛亮的《诫子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B.《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儒家经典《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