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中考命题比赛语文试题24
- 资源简介:
共22小题,约11940字。
2019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
语 文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试题卷
一、(30分)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纵然《中国诗词大会》只是从浩瀚(hàn)星辰中摘取几颗,也足以彰显中国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奕奕生辉,令观众折(zhé)服。
B.每当瑞雪初霁(jì),站在宝石山上眺望,西湖银装素裹,白堤横亘雪柳霜桃。断桥露出了斑驳的桥栏,似断非断,是无数游人锲(qì)而不舍追寻之景。
C.桃李不言下自成溪,最本真的教育在自然。风扶麦动的田圃(bǔ),静谧无言的白桦,风雪弥漫的山垣,蜩鸣蝈唱的原野,皆胜过强聒(guō)不舍的言语。
D.我们阅读一部优秀的作品,要心无旁骛(wù),潜心阅读。有时,甚至需要向香菱学诗那样,具有挖心搜(sōu)胆、废寝忘食的精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传统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综合素质,促进社会稳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同时,当代社会的传统文化和政治、①经济相互融合、②和科技发展紧密联系,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可以说,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③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在当前历史条件下,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首当其冲的任务。一个民族是否强盛的重要标志就是民族文化的底蕴深厚与否?④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迫切 B.源远流长 C.弘扬 D.首当其冲
3.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无误的一项是(2分)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完善乡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在村村通的基础上,加强道路质量,提高道路维护。
B.近年来,科幻类题材的大片逐渐成为电影市场的新热门,春节期间在电影档占领一席之位的《流浪地球》,广泛赢得了观众们的好评。
C.“五月的鲜花”作为“五四”青年节的品牌节目,经过这几年的精心打造,已经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
D.水态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树立的是以生态修复、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科学治水观念,加强区域间联手、联动、联治的理念是不容置疑的。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这两句诗,都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的景象和习俗。
B.古人把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称为“阴”。如“河阳”指的就是黄河的北岸边,“汉阴”指的就是汉水的南岸。
C.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有,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我们学过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和契诃夫的《变色龙》。
D.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小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6.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
(1)故虽有名马, ,骈死于槽枥之间。(韩愈《马说》)
(2)荡胸生曾云, 。(杜甫《望岳》)
(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4)选择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价值取向:舍生而取义者也,是孟子的选择;“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文天祥的选择。
(5)“________________”,人们传诵此诗句,敬佩的是改革者高瞻远瞩的气象和从容笃定的自信;但是,超越困难,光凭勇气还不够,“______________”我们只有身处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才能望见别人难以看到的风景。(请选用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的诗句填写)
7.名著阅读。(5分)
古人云:不为穷(贫困)变节,不为贱(身份地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