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说课稿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3/4 21:34:4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3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240字。

  上着,上着,老师不见了!——《登高》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文本简析]
  《登高》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本单元是诗歌单元。第五课节选的是杜甫在夔州所写的三首诗,而《登高》处于尾篇。《登高》是诗人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之作,学习这首诗要善于把握景情交融的关系及诗人悲欢愤激之情,并同当时战乱的时局联系在一起,深入感知诗中意境。启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图景和抒情主人公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主要遵循读诗、品诗、悟诗这一基本框架。
  【学情分析】
  这首诗是高一学生学习的一篇课文,高一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过去的学习更偏于感性片段,未形成系统的知识和学习方法。高一学生注意力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记忆以有意记忆为主,能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能够初步完成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思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往往会以偏概全。情绪体验较初中阶段强烈,情绪内容广泛,充满了青春的热情。教师需利用这些特点,让学生理解诗歌,体验诗情,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学会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
  2.分析文中的意象,学会意象分析的赏析方法。
  3.朗读品味诗歌,着重理解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和抱负无成的怅恨。
  4.品味杜诗借景抒情的手法、音韵美的特点和沉郁顿挫的整体风格。
  【教学重点】
  1.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引导学生以分析诗句为突破口,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感受诗意之丰、诗情之深。
  2.读懂这首诗,把握律诗的特点。
  【教学难点】
  全面把握这首律诗的丰富意象、深远意境、深沉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1)抓住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2)领会诗人通过写景所表达的感情。
  (3)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
  2.利用《能力培养与测试》等相关资料充分预习。
  (二)课堂教学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杜甫的一首律诗《登高》。请同学两两合作检查背诵情况,并默写。
  (设计说明: 我一直主张要求背诵的篇目尽量在老师组织课堂学习之前熟读背诵。这个做法适合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并且“熟读百遍,其义自现”。进入高中学习后,我坚持要求学生多背诵、多默写,学生尝到了甜头,也会主动完成这个任务。)
  2、 请同学们结合前几首诗的学习情况,谈谈从哪些方面去鉴赏诗歌。
  (设计目的:让学生思考鉴赏诗歌的方法,有点意识去形成系统的知识和学习方法。)
  二、组内自主学习交流
  1、每个学习小组组长组织组内同学分析诗歌写作背景、串讲诗歌大意,分析诗歌内容主旨、写作手法。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