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含解析
专题01 论述类和科普类文本阅读-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 含解析.doc
专题02 传记类和新闻类文本阅读-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 含解析.doc
专题03 文学类阅读之小说-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 含解析.doc
专题04 文学类阅读之散文-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 含解析.doc
专题05 文言文阅读之实词与虚词-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 含解析.doc
专题06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和翻译-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 含解析.doc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之分析综合和文学常识-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 含解析.doc
专题08 诗歌鉴赏之形象-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 含解析.doc
专题09 诗歌鉴赏之感情或思想内容-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 含解析.doc
专题10 诗歌鉴赏之语言-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 含解析.doc
专题11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 含解析.doc
专题12 名句名篇默写-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 含解析.doc
专题13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 含解析.doc
专题14 辨析并修改病句-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 含解析.doc
专题15 语言运用之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 含解析.doc
专题16 语言运用之排序-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 含解析.doc
专题17 语言运用之词句填空-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 含解析.doc
专题18 语言运用之图文转换-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 含解析.doc
专题19 作文之审题立意-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 含解析.doc
专题20 作文之构思布局-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 含解析.doc
专题21 作文之提炼语言-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含解析.doc
专题22 作文之题目开头结尾-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含解析.doc
专题23 议论文写作之观点鲜明-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含解析.doc
专题24 议论文写作之层次清晰-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含解析.doc
专题25 议论文写作之论证方法-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含解析.doc
专题26 记叙文写作之叙事方法-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含解析.doc
专题27 记叙文写作之形象塑造-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含解析.doc
☞基础勤梳理
名篇名句不离口
1.《醉翁亭记》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环境特征(领起全文)的句子是: 。
2.《醉翁亭记》“醉翁”之号的由来是什么? , , 。
3.根据句意填空: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 ”,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
4.《醉翁亭记》中微露主旨(为后人传诵)的句子是: 。
5.《醉翁亭记》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 , 。
6.《醉翁亭记》描绘山间朝暮变化之景的句子是: , , , 。
7.《醉翁亭记》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四季之景的句子是:(春) ,(夏) ,(秋) ,(冬) , 。
8. 的《醉翁亭记》与 的《岳阳楼记》两篇名文不仅同是(朝代)伟大文学家的作品,而且都表达了两位大家不同凡响的思想境界。在《岳阳楼记》中作者直抒情怀,“ , ”,《醉翁亭记》中作者含蓄深沉,把“与民同乐”的济民之情隐含在描写叙述之中,在醉中写乐,在乐中写醉,因而才留下了“ , ”的千古名句。
【答案】1.环滁皆山也2.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3.醉翁之意不在酒4.醉翁之意不在酒。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6.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7.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四季之景的句子是:(春)野芳发而幽香,(夏)佳木秀而繁阴,(秋) 风霜高洁,(冬)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8.欧阳修 范仲淹 北宋 先天下之忧而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易错成语勤温习
106.中学生应遵守中学生的一切规章制度,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做一个名不虚传的中学生。(名不虚传,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改为“名副其实”。)
107.去年就不断听人提起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当时不以为然,后来看了后觉得是小青年关于网络情缘的浪漫幻想,不过尔尔。不料,现在它竟然这么“红火”。(不以为然,不认为正确。根据文意,是说“没当回事”。)
108.只有领导干部严格自律,为政清廉,才能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风气得到好转。(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指跟着干坏事。贬义。)
109.沈某说,唐氏三兄弟已经回上海了,如果他们抱成一团,那可真是三人成虎哇。(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这里当作了“团结起来力量大”。)
110.这篇文章结构本来已十分严谨,编者无端在中间加了两段,真是狗尾续貂。(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不是加在中间。)
写作素材常积累
备考话题:命 运
经典素材:
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塞万提斯,以其不朽之作《堂•吉诃德》流传于世。塞万提斯于1547年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源于家境贫寒,他小时候不得不经常跟父亲四处奔走谋生。22岁时,他参加西班牙军队。在一次与土耳其的海战中,身受重伤,左手致残。1575年离开军队,回家途中却不幸遇到摩尔人海盗,他被抢到阿尔及尔作为奴隶出卖,有过难以言尽的痛苦和艰辛。1580年他被父母赎身获得自
……
☞基础勤梳理
名篇名句不离口
1.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 , 。
2.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 , , , 。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 , , , 。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 , , , 。
5.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并与那些教孩童的老师进行对比,以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的句子是: , , 。
【答案】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5.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易错成语勤温习
96.前不久微软的盖茨先生访问中国并推出“维纳斯”计划,这在我国信息产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盖茨先生访问中国并未引起纠纷或乱子)
97.湖北淮乡,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应骗取扶贫资金的报道,令人叹为观止。(“叹为观止”是赞美之词。)
98.对外国来讲,京剧舞台上那种木头刀枪稀松一碰,口中一吆喝就打了一仗,简直不可理喻。(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固执或愚蠢。这里当作了“不可理解”。)
99.2002年韩日世界杯上,东道主日本队小组赛在2:1领先的大好形势下,被比利时队反戈一击,扳成平局,失去了到手的三分。(反戈一击,掉转武器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进行攻击。不是“反击”。)
100.申花队主教练墨里西被摄像机和话筒包围了,他振振有词:“这是场很难打的比赛,我们拼到了最后,最终取得了胜利。”(振振有词,说得似乎理直气壮,贬义。不能理解为理直气壮。)
写作素材常积累
备考话题:水
经典素材:
一个独行于沙漠上的人的食物和水都用光了,茫然中发现一幢废弃的小屋。这是一间不通风的小屋,在屋子的一角竟然有一座抽水机。他兴奋地上前抽水,却发现一个用软木塞堵住的瓶子。一张泛黄的纸条贴在上面:你必须用水灌入抽水机才能引水!不要忘了,在你离开前,请再将水装满。他内心交战起来:万一倒进去水,抽不出来……最后,他决定冒险。将瓶水倒进抽水机,水果然流了出来。他将水喝足,把瓶子装得满满的,塞好木塞,在瓶子的留言后接着写自己的话:相信我,真的有用。
时新素材
19世纪中叶美国加州涌如一匹狂热的淘金者。17岁的小农夫亚默尔也是其中一员。但淘金梦是美丽的,生活却不向们想象的方向发展,很多人因生活艰苦、水源紧缺而葬身加州淘金场。小亚默尔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大多数人一样,没有发现黄金,反而被折磨得要死。看着水袋里的水一天天减少,他转念一想,还不如卖水呢。于是他放弃了淘金,专心卖水。遭到别人的不解与鄙视,说他心无大志,赚种蝇头小利。他不为所动。后来淘金者都空手而归,只有他,亚默尔因卖水赚到几千美圆的可观财富。
清词丽句背一点
1.人生像是在海上航行,我们自己是一叶叶的孤舟。难得海上没有风浪,而在风浪之中,又难得有人真的能来帮助我们。
……
☞基础勤梳理
名篇名句不离口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 ,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之情状。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 ,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 ”。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
“ , 。 ,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5.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 , , ”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答案】1.但见悲鸟号(háo)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2.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pù)流争喧豗(huī) 砯(pīng)崖转石万壑雷 3.剑阁峥嵘而崔嵬(wéi)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4.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fēi)亲 化为狼与豺 10.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zī)嗟。
易错成语勤温习
50.在《群英会蒋干中计》中,作者罗贯中运用生动细致的动作、神态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胸无城府却又自作聪明、十分迂腐可笑的蒋干形象。(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褒义。不能表示缺乏谋略。)
51.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如履薄冰,比喻行事特别谨慎,存有戒心。只能用于主观心理,不能表示客观存在的危险状态。)
52.即使得了冠军,也不能对同伴侧目而视,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侧目而视,又恨又怕地看着。不能形容骄傲自满。)
53.人代会下午3时开幕,不到2时,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就站满了严阵以待的记者。(严阵以待,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记者严阵以待,准备对付谁呢?)
54.他愤愤地大谈社会如何腐败,暗地里却收受贿赂,这种做法和叶公好龙没有两样。(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不比喻言行不一。)
写作素材常积累
备考话题:利己与利他
经典素材:
郑和是一个航海家,率领船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他带着天朝上谕,所到之处,送陶瓷,送丝绸,送茶叶。他送去是一个古老的东方国度的文化,同时也收获了异域文化,更有礼赞和膜拜。他是东方的“礼”,是东方的智慧。当哥伦布带着他远洋的发现,成为了西方殖民者在海上旅行的明灯时,他只不过是一个殖民者的先驱,为了东方的黄金,为了东方的丝绸而来。所到之处,带给土著居民以灾难,带走了车载斗量的财富,留下了殖民地上泣血的控诉。所以郑和的航海史是金色的,处处焕发着“双赢”所带来的人伦光辉;所以哥
……
☞基础勤梳理
名篇名句不离口
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 , 。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 ? 。这与李白的“ , ”有异曲同工之妙。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 ? 。
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将现实与过去对比来写的句子是 ? 。 , 。
5.李煜的《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 ? 。
【答案】1.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2.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3.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国不堪回首月明中5.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易错成语勤温习
121.惨绝人寰的**功练习者关淑云亲手将自己不满9岁的女儿活活掐死,其行径令人发指。(惨绝人寰,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痛的事。形容惨痛到了极点。不能形容人。)
122.王厂长的一席话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了许多抓好产品质量的建议。(抛砖引玉,比喻 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谦辞。不能用于别人。注意,不少成语是专用于谦敬的。如:篷荜生辉,别人的来到使自己感到荣幸。鼎力相助,别人的大力相助。一言九鼎,别人说话顶用,受到大家尊重。)
123.我的家乡植被被严重破坏,以往曾多次受到沙尘暴的侵袭,在人民群众的积极治理下,只不过几年,家乡就改头换面,山清水绿,牛肥羊多。(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不表示旧貌换新颜。)
124.我们这个社会要大力弘扬一种健康、积极的道德风气,对公然挑战基本道德准则的不刊之论要进行旗帜鲜明的批判。(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褒义。)
125.以前没有看过卓别林的喜剧,今天看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不用于消除烦恼。)
写作素材常积累
备考话题:理解财富
经典素材:
两个盲人靠说书弹琴谋生。老者是师父,七十多岁,幼者是徒弟,二十岁不到。徒弟整天唉声叹气,因为眼盲而常常失去生活的勇气,师父临终前对徒弟说:“我这里有一张复明的药方,我将它封进你的琴槽中,当你弹断第一千根弦的时候,你才可取出药方。记住,你弹断每一根弦时都必须是尽心尽力的,否则再灵的药方也会失去效用。”
徒弟牢记师父的遗嘱,一直为奔向那复明的梦想而弹琴不止,五十年过去了,徒弟已浩发银须,一声脆响,终于弹断了第一千根琴弦,他直向城中的药铺赶去。当他满怀期望地等着取草药时,掌柜告诉他:那是一张白纸。他的头“嗡”地响了一下,平静下来以后,他明白了一切……
时新素材
美国首富、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 盖茨宣布,在他约185亿美元的资产净值中,他将只给孩子们每人留下1000万美元,剩下的将捐全部献给慈善事业。美国第二大富翁沃伦 菲特也已放言,他的子女将很难得到他的巨额财产。他说:“那种以为只要投对娘胎便可衣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