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贯题解题绝招!用“过马路法”来解连贯题<br>
<br>
连贯就是上连下贯,承前递后。语言连贯题在高考中经常遇到,其解题方法也是五花八门,各具特色。笔者借用小孩过马路的方法,简单方便,屡试不爽——“过马路,左右看,红灯停,绿灯行。”下面简要介绍此法的运用要领。<br>
一、集中一致。过马路,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决不可心不在焉。作语言连贯题也是如此,既要总体把握语段中心,又要看清上下语境,思想保持一致,前后贯通一气。这个“集中”,这个“一致”,就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无论怎么出题,只要想到这个“集中一致”,就可以不变应万变。什么前后主语一致啊,统统可以从容应对,既不繁琐,又有实效。比如下面两个句群,哪个衔接更好呢?<br>
①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座宝塔,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br>
②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在山顶上,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br>
这两句话所写观察角度是一致的,都是由远而近。但①句前后主语不一致,一是方位短语“山顶上”,一是“宝塔”,而②句的主语前后保持一致,都是“宝塔”。所以,②句相对说更连贯些。<br>
二、左顾右盼。走到十字路口,尤其要注意前后左右的来往车辆,小心谨慎地通过去。做语言连贯题何尝不是如此?光看上文或只看下句都可能导致“车祸”。请看’97全国高考题第8小题——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br>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视千嶂奇观”。<br>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br>
B.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br>
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门两旁有石刻一副,<br>
D.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br>
这道题,先看语境上下可承接“三天门”而初选B、D两项,再看语境下文判定答案为B,而D项后一句没有与上下文的介绍对象(“三天门”)保持一致。<br>
三、“红灯停,绿灯行”。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遵守交通规则。这规则就是“红灯停,绿灯行”。做语句连贯题,就是要像过马路一样,要看清交通岗上的指示灯,一个选项就是一盏灯,孰红孰绿,自见分晓。例句下面这道’88全国考题——为画线选择适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br>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面的石头都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br>
A.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br>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br>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