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一轮复习3读3练1周1测(共12套)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23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2/11 16:40:0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8
  • 下载点数: 8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一轮复习3读3练1周1测:第1周 (7份打包)等12个文件
├─【步步高】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一轮复习3读3练1周1测:第10周
│1周1测  第10周.docx
│第10周周1.docx
│第10周周2.docx
│第10周周3.docx
│第10周周4.docx
│第10周周5.docx
│第10周周6.docx
├─【步步高】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一轮复习3读3练1周1测:第11周
│1周1测  第11周.docx
│第11周周1.docx
│第11周周2.docx
│第11周周3.docx
│第11周周4.docx
│第11周周5.docx
│第11周周6.docx
├─【步步高】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一轮复习3读3练1周1测:第12周
│1周1测  第12周.docx
│第12周周1.docx
│第12周周2.docx
│第12周周3.docx
│第12周周4.docx
│第12周周5.docx
│第12周周6.docx
├─【步步高】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一轮复习3读3练1周1测:第1周
│1周1测  第1周.docx
│第1周周1.docx
│第1周周2.docx
│第1周周3.docx
│第1周周4.docx
│第1周周5.docx
│第1周周6.docx
├─【步步高】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一轮复习3读3练1周1测:第2周
│1周1测  第2周.docx
│第2周周1.docx
│第2周周2.docx
│第2周周3.docx
│第2周周4.docx
│第2周周5.docx
│第2周周6.docx
├─【步步高】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一轮复习3读3练1周1测:第3周
│1周1测  第3周.docx
│第3周周1.docx
│第3周周2.docx
│第3周周3.docx
│第3周周4.docx
│第3周周5.docx
│第3周周6.docx
├─【步步高】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一轮复习3读3练1周1测:第4周
│1周1测  第4周.docx
│第4周周1.docx
│第4周周2.docx
│第4周周3.docx
│第4周周4.docx
│第4周周5.docx
│第4周周6.docx
├─【步步高】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一轮复习3读3练1周1测:第5周
│1周1测  第5周.docx
│第5周周1.docx
│第5周周2.docx
│第5周周3.docx
│第5周周4.docx
│第5周周5.docx
│第5周周6.docx
├─【步步高】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一轮复习3读3练1周1测:第6周
│1周1测  第6周.docx
│第6周周1.docx
│第6周周2.docx
│第6周周3.docx
│第6周周4.docx
│第6周周5.docx
│第6周周6.docx
├─【步步高】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一轮复习3读3练1周1测:第7周
│1周1测  第7周.docx
│第7周周1.docx
│第7周周2.docx
│第7周周3.docx
│第7周周4.docx
│第7周周5.docx
│第7周周6.docx
├─【步步高】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一轮复习3读3练1周1测:第8周
│1周1测  第8周.docx
│第8周周1.docx
│第8周周2.docx
│第8周周3.docx
│第8周周4.docx
│第8周周5.docx
│第8周周6.docx
└─【步步高】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一轮复习3读3练1周1测:第9周
1周1测  第9周.docx
第9周周1.docx
第9周周2.docx
第9周周3.docx
第9周周4.docx
第9周周5.docx
第9周周6.docx

  高考模拟检测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医学有着诸多独特性质,其中之一是与乡土社会的关系,始终作为构成中国医学自有的组织形态的基础。中国医学未能发展出医院制度,即在于它与西方医学的社会结构方式不同。简言之,中国医学的存在与几率,发生在医学与乡土社会的共同体空间中,医学不是独立于乡土共同体空间之外的一个技术机构,而是与乡土社会融为一体,并且作为融合性因素之一,在乡土社会共同体的整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里,我们首先会注意到中国医学与乡土社会的密切关联。至少19世纪以前,在中国江南城镇社会,医师大都具有乡土身份(外籍医师自然也有,但人数极少,至于游方郎中则不在其列),有一些在外地学习医学的人,艺成后也会回到他所在的地方从事医学职业。医学史上留名的医人,往往也都以“地望”称世。甚至中国医学中的大小各流派,也往往以地方命名,如清代早期名医沈鲁珍就属吴医流派,另外还有浙医、淮医、常医等等。这些皆可说明,医学在传统中国离不开乡土社会,医人在乡土社会长期不变的活动,构成了中国医学传统中的乡土性特点。
  进一步说,乡土社会作为一个共同体,医学既是一种需求,也是共同体内部的责任约定。当医学在乡土社会展开时,医学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施药治病,而要承担着这个共同体所有成员的福祉之任。毋庸置疑,生于斯长于斯的医师,分属这个共同体中的一员,他所从事的医学与其说是职业,不如说是这个共同体的个体分工,他以其专长服务于全体。但医师的身份又另有其特殊性。在范围大约几十平方里、人口数千或近万的共同体区域中,医师通过他的医学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增加了他在乡土社会的权威性。我们看到有名望的医人,往往为地方士绅团体中一员,或者受士绅信任,参与该区域共同体内部核心事务。医学在乡土社会最大限度地展示了它在共同体社会中的政治性能,而医师则在医学专业之外,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政治角色。
  因此,还要延伸到医学在乡土社会共同体中的道德和伦理处境。为什么包括沈鲁珍在内的众多医师,长期以来一再选择本土从业?这种偏好,或许有多种解释,但他们给出的最有力的理由,则集中在两点,“事亲”与“活人”。这两点在许多著名医人的自述里屡屡提起,实在是有着深刻的道德伦理考量在内。“事亲”往往是他们从事医学的起点,而由身边亲人,扩散到整个“乡党”组成的共同体,却是他们的志业。这个志业的目标是“活人”。作为中国医学经久不变的思路,医师总是把“存活”他所在共同体男女老少的生命,当成他的责任和使命。当年张仲景放弃太守官职,执意要回到饱受离乱之苦的南阳故郡,就是带着这样的道德责任。事实上,“医圣”张仲景这种强烈的乡土情怀,作为道德影响力,在19世纪以前可以说久传不衰。
  显然,这种道德性的选择,不仅形成了传统中国乡土社会的医学特殊性存在,更重要的是它为乡土社会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的道德价值标准,从而有力地支持了乡土社会伦理生活的建立。一般说来,医师在乡土社会广受尊崇,其原因就在于他们作为医人,身上有一种持久的道德人格魅力。这种魅力,经由他的医学实践,在乡土社会起着一定程度的凝合和向心力。对共同体而言,德性高尚的医师,其感召的力量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这也是“医道”之所以获得乡土社会合法承认的深层基础之所在。(选自费振钟《乡土社会、共同体与医学》,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医学与乡土社会的密切关联”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医学的存在不是以单纯的技术机构存在于乡土社会中,它的组织形态的基础是与乡土社会的关系。
  B.在乡土社会共同体的整合中,中国医学与乡土社会相融,并作为一个融合性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C.中国医人一直具有乡土身份,他们在乡土社会长期不变的活动,构成了中国医学传统中的乡土性特点。
  D.中国医师的道德性选择,为乡土社会提供了重要的道德价值标准,有力地支持了乡土社会伦理生活的建立。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乡土社会中,医师的责任和使命,并不仅仅是施药救人,同时还承担着共同体区域中成员的福祉之任。
  B.有名望的医人往往成为乡土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政治角色,医学也最大限度地展示出它在共同体社会中的政治性能。
  C.乡土社会的医师以其医学专长服务于共同体,并通过医学活动方式来参与管理区域共同体内部核心事务。
  D.中国医学的众多医师多有强烈的乡土情怀,他们以“事亲”作为从事医学的起点,由此扩展到“存活”乡党共同体中男女老少的生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医学能够发展出医院制度,与它的社会结构方式不像中国医学那样——严重依存于乡土社会共同体有关。
  B.中国医学传统有鲜明的乡土性特点,离不开乡土社会,这就是中国医学中的大小各流派一概以“地望”来命名的根本缘由。
  C.在乡土社会,医师往往凭借着自己的医学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力来为自己赢得名望,获得权威,许多人因此而跻身于地方的士绅团体。
  D.医师身上持久的道理魅力的感召力在乡土社会的共同体空间中非常大,这就使得“医道”获得乡土社会合法承认有了深层的基础。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皮豹子,渔阳人也。少有武略。泰常中,为中散。太武时,为散骑常侍,赐爵新安侯,又拜选部尚书。后除开府仪同三司,进爵淮阳公,镇长安。坐盗官财,徙于统万。真君三年,宋将裴方明等侵南秦王杨难当,遂陷仇池。太武征豹子,复其
  面对“双12”亲们何以不爱了
  乔 杉
  有着“双11”的繁华打底,对于“双12”,电商也不无期盼。然而,刚刚过去的“双12”,并没有给电商带来预期回报。据媒体报道,沈阳网店今年“双12”普遍销售遇冷,多家知名网店反映,流量少,顾客少,订单更少,有的不及“双11”的五分之一,部分店铺更差,甚至不及“双11”的十分之一。
  面对“双12”不如“双11”,很容易想到一个流行词:“累觉不爱。”一个“累”字,两种原因。一种主要在消费者那里,一个月前,该买的不该买的,都“剁手”买下了,两个日子太近,消费潜力提前释放了;还有一种主要在电商那里,市场存在的问题,伤了消费者的心。两个“累”字,都有努力和改进的空间。
  先看第一种累。节日疲劳的形成,很难说没有电商原因。创造出“双11”这样一个消费时点,体现了创新力量;但同质化的“双12”,却渲染着黔驴技穷的色彩。对“双11”的透支效应,电商们当有先见之明。如此短的时间,安放两个节日,多少有些竭泽而渔。这可能还不是最关键的,结构性的要害在于,两个节日如此雷同,纯粹同质化竞争,看不到多少技术含量。如果两个节日,浸润不同的主题和定位,起码冲突没有现在这么大。
  今年“双12”有一个新迹象,那就是线上冷清、线下狂欢。阿里巴巴的统计显示,当天线上线下合作模式大为走红。截至当日14∶30,有40万份炸鸡、25万个汉堡通过支付宝和口碑被买走。新现象传导着新可能,这说明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就看电商有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个“双12”,也许只能这样了。展望下一年,打造一个完全不同于“双11”的“双12”,比如把“双12”更多定位于线上线下融合,把“双12”打造成“农村电商节”,这可能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也对电商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再看第二种累。这些年来,电商诚信问题,一直为消费
  者诟病不已。12月8日,中消协发布了部分“双11”网购商品价格跟踪情况报告。结果显示,93款“双11”标示折扣力度相对大(5折以下)、销量相对多的商品中,32款仍能以不高于“双11”价格购买,9款价格有所下降。面对“超四成商品价格促销后不涨反降”,以及一些商品存在的假冒伪劣问题,着实让人伤透了心。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讲“买的没有卖的精”,但在事实上,
  ……
  文学里的“幽默”
  梁实秋
  我们常在文字言谈中间遇见“幽默”二字,幽默到底是什么东西?据说,想寻求幽默的定义的人,就是缺乏幽默。大概幽默是不容有定义的,此其所以为幽默。但是我们既是缺乏幽默了,索性不幽默的来问问:幽默到底是什么东西?
  幽默是humour的译音。humour又怎么讲呢?这个字的意义曾经有过剧烈的变迁,可分为几个阶段来讲:
  (一)字源出于拉丁文之humour,其意义为“湿气”“液体”。这是这个字的原来的意思。自从这个字变成了英国字以后,它的原来的意义亦并未消失,自十四世纪以至于十七世纪末,英国文学中不少按照原意使用这字的例。
  (二)这个字传到英国,除原义以外,还有另外一义,那便是根据古代及中古之生理学,认定人的身体里面含有四种幽默,即四种液体——热血、冷血、黄胆汁、黑胆汁。一个人的身体和性质的特征,便是要看这四种幽默的配合的情形而定的。例如冷血特多的人便是性情迟滞,黑胆汁特多的便是性情忧郁,黄胆汁特多的人易怒,热血特多的人活泼。这有一点像我们中国的五行之说,不过他们是四行罢了。由这一种意义,我们可以知道“幽默”一名词有由“物质的”转趋于“心理的”变化了。这变化也是在十四世纪就有了。
  (三)在英国戏剧中,班章孙的“幽默的喜剧”,是很著名的。他用“幽默”这名词是差不多完全撇掉它的原义,把“幽默”的意义完全变为一种心理状态,变为rulingpassion,变为怪僻的性格,变为奇特的脾气或嗜好。怪僻的性格和奇特的脾气,描写起来,自然的趋于“夸张”“古怪”。
  (四)由不自觉的一种脾气变为自觉的一种态度,这便是“幽默”一名词之近代的涵义之来源。性格怪僻、行为古怪的人同是一个“幽默者”:即善能发现别人
  ……
  高考模拟检测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礼仪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蒋璟萍
  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代表着社会的价值观念。从基本框架看,礼仪文化蕴含着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观念。第一,追求善良的价值观念。从个人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向善”的价值追求。孟子认为,“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它同“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皆为“善端”,由此形成仁、义、礼、智“四德”,进而达到至善。礼仪表现出善良的人性,雍容大度的仪态,彬彬有礼的行为,庄重诚敬的仪式,表明与人为善的态度,善良宽容的心灵。第二,追求和谐的价值观念。从社会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为和”的价值追求。儒家强调,“礼之用,和为贵”。礼仪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行为规范,礼让包含对自我的克制,对他人的理解,体现以礼待人的尊重,乐群贵和的美德。第三,追求秩序的价值观念。从国家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有序”的价值追求。“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国无礼则不宁”。孔子以礼为基础,提出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进而建立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礼仪是经世治国的道德秩序,人们遵循礼仪规范,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国家就会秩序井然。
  中国礼仪文化根植于传统社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思想的印迹。然而,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就可以提炼一些超越时空的价值观念。将礼仪文化中蕴含的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放进现代文化的框架下进行科学的阐释,就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与友善、和谐、文明、法制等现代价值观念相联系,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国礼仪文化有着深刻的价值观内涵,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礼仪文化教育的优势,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礼仪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礼仪文化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实。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现代礼仪文化的价值取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观内涵,对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追求进行提炼,与友善、和谐、文明、法治等现代价值观念联系起来进行科学阐释,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之上,使核心价值观落小为礼仪价值取向,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
  将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使礼仪文化变成礼仪行为和礼仪习惯。中国礼仪文化强调自律,西方礼仪文化强调他律。我们应该将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保障各种礼仪规范和公约守则为人们自觉地遵守,或者从不自觉到自觉地遵守。同时,通过一些仪式和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和安排,使礼仪文化成为每个人的礼仪行为,变成全社会的礼仪习惯,在传播核心价值观中发挥重要作用。(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礼仪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代表着社会的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观念。
  B.从个人的视角看,礼仪追求“向善”,它表现出善良的人性,表明与人为善的态度和善良宽容的心灵。
  C.从社会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有序”的价值追求。人们遵循礼仪规范,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国家就会秩序井然。
  D.中国礼仪文化根植于传统社会,带有封建思想的印迹。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能够提炼一些超越时空的价值观念。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儒家对中国礼仪文化的诠释来看,儒家已经意识到礼仪文化蕴含着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观念。
  B.中国礼仪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密切,中国礼仪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C.我们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为礼仪价值取向,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让大众接受。
  D.将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礼仪文化可以变成礼仪行为和礼仪习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礼仪文化有着深刻的价值观内涵,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我们应该通过礼仪文化教育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实。
  B.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观内涵,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之上。
  C.中国礼仪文化强调自律,西方礼仪文化强调他律。我们应该将中国礼仪文化和西方礼仪文化有机地结合,保障各种礼仪规范和公约守则为人们自觉地遵守,或者从不自觉到自觉地遵守。
  D.有效的制度设计和安排,有助于礼仪文化成为每个人的礼仪行为,变成全社会的礼仪习惯,在传播核心价值观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胡世宁,字永清,仁和人。弘治六年进士。性刚直,不畏强御,且知兵。除德安推官。岐王初就藩,从官骄,世宁裁之。
  迁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浚数杀掠吏民,世宁密檄龙英、知州赵元瑶擒之。母丧归。服阕赴京。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
  ……
  让我们彻底赶走鲁迅,欢迎“小沈阳”
  周立波
  近来,由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版语文教材中逐步剔除鲁迅的文章,引来一片争议,赞者有之,阻者有之。而笔者认为,在近年来对鲁迅话题经历了沉默、回避、冷淡的过程后,现在让其滚蛋,已经是时候了。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那些曾经被其攻击、痛斥、讥讽、怜悯的人物又一次复活了,鲁迅的存在,让他们感到恐惧、惊慌、卑怯,甚至无地自容。
  看看:
  孔乙己们复活了。并且以一篇《‘茴’字有四种写法》的论文,晋级为教授、学者、国学大师;也不再提心吊胆地“窃书”了,而是平心静气地在网络上“窃文”了;不仅可以舒坦地“温一碗酒”,而且还能以其博导的诱惑力对“伊”来一把潜规则了,他岂能让鲁迅揭了他前世的底?!
  “资本家的乏走狗”们复活了。尽管它们披上了精英、专家的外衣,但依然“看到所有的富人都驯良,看到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他们或装神弄鬼地玩弄数字游戏,鼓吹物价与美国接轨、工资与非洲接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或干脆做了外国人欺诈中国的“乏走狗”,与其里应外合、巧取豪夺。它们岂容鲁迅再一次把它打入水中?!
  赵贵翁、赵七爷、康大叔、红眼阿义、王胡、小D们复活了。有的混入警察队伍,有的当上了联防队员、城管。披上制服兴奋得他们脸上“横肉块块饱绽”,手执“无形的丈八蛇矛”,合理合法地干起了敲诈勒索、逼良为娼的勾当。如果姓夏那小子在牢里不规矩,不用再“给他两个嘴巴”,令其“躲猫猫”足矣。想想,这些下作的勾当儿怎能让鲁迅这种尖刻的小人评说?!
  阿Q们复活了。从土谷祠搬到了网吧,但其振臂一呼的口号已经不是“老子革命了!”而是“老子民主了!”每天做梦都盼着“白盔白甲”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早一天杀过来,在中国建立民主。因为只要美国的“民主”一到,赵七爷家的钱财、吴妈、秀才老婆乃至未庄的所有女人就都是我的了!哼!而鲁迅却偏偏要我做个被世人嘲讽
  ……
  高考模拟检测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伪创新会毁了“互联网+”
  王 为
  一股喷薄的创业创新浪潮正在全国兴起。其中,有积极、正能量的创新,也有充满投机和赌博性质的伪创新。两创经济,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新引擎,但如果是伪创新、乱创新,以创新之名,图投机、炒作之实,那还不如不创新。
  最近,我收到几个创业创新项目的邀请,都是希望得到投资、支持、背书;融资方式都是众筹;都是希望我可以做领投人,并可以在社会和互联网圈转发一下,以便获得更多众筹投资。我看了下项目,啼笑皆非……
  一个是互联网保险套,商业模式是以保险套为载体,用自媒体+APP的方式,聚集注册用户成为社群,然后通过几轮融资,走向上市。我问:你们的保险套,品质怎样?谁生产的?创业者答:别人代工生产。我问:怎么销售?答:免费送。我问:送给谁?答:高端人群。我问:免费,你们图什么?钱从哪来?答:找投资嘛,A轮B轮C轮,烧别人的钱,直到上市。我再问:你们凭什么上市?答:我们要用保险套为载体,打造最具价值的社交体验,然后做最具价值的互联网社群。我实在听不下去了,一股脑反问他们:拿免费保险套的,能有高端人群吗?保险套,能承载高端社交吗?你们要做的,难道是色情产业?
  有一个互联网地产众筹项目,口气很大,要做全球首家众筹地产的标杆和榜样。我看了商业计划,他们连容积率、绿化率、建安成本这些基本的房地产常识都不懂。所谓众筹,就是融资卖楼。我一搜项目发现,花里胡哨的众筹背后,其实就是几年前一个定位失败的死项目,3年间现房一套也没卖得掉,现在导入众筹,就是希望趁社会的创业创新热潮,把烂尾楼卖出去。
  还有一个要做互联网抗衰老辣椒酱的项目,计划先众筹,然后面对白领女性市场,以小米式的价格、苹果式创新,3年做到百亿收入、千亿市值。我一算,全国白领女性,每人每年要吃1 500瓶辣椒酱,还只能吃他们家的,这个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这些振振有词、煞有介事的互联网创新,频繁出没于国内各大论坛、峰会、自媒体上,会议公司无节操地炒作和自媒体泛滥的自由,为这种伪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如果全社会任由这些名为创新、实为炒作、变相投机的伪创新招摇,不仅无法落实经济新常态的目标,无法促进产业转型、提升实体经济活力、带动就业,还有可能带来新的社会性欺诈,使公众利益受损。
  互联网大幕拉开后,第一幕桌面互联网时代已经结束了,第二幕移动互联网现在正处在一个让人兴奋、能够看到很多高潮、也有很多不确定性的阶段。“互联网+”也不是万能的,“互联网+”也并不是方法论,“互联网+”既不高大上也不产品的一种形态表现而已。“互联网+”实质上是创新下互联网发展的新形势、新业态。它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在社会实践中促进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提法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出现在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是第一次。
  众筹好,但无约束、伪创新的众筹,就是非法集资;创业好,但如果不能实现技术、服务、产品的价值提升,创业可能就是资源浪费的低水平重复;创新好,但如果创新都是为了一夜暴富而进行的投机炒作、混淆视听、煞有介事……那就是伪创新。这样的创新还是不要的好。(选自《环球时报》2015年8月10日,有删改)
  1.下列对“互联网+”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
  B.“互联网+”并不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它蕴含创新思想,在创新的基础上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拉动国民就业,维护公众利益。
  C.“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
  D.充满互联网气息的行业热词“互联网+”被写入了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这推动了“互联网+”掀起一股创新创业浪潮,其中也促进了伪创新的蓬勃兴起。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保险套作为商业活动的载体,在注册用户的聚集下通过别人代工生产免费送给高端人群,并以此来打造最具价值的社交体验,然后做最具价值的互联网社群。
  B.众筹实质上是融资卖楼。有一个互联网地产众筹项目,口气很大,要做全球首家众筹地产的标杆和榜样;他们的真实目的是希望趁社会的创业创新热潮,把烂尾楼卖出去。
  C.一个要做互联网抗衰老辣椒酱的项目,计划先众筹,然后面对白领女性市场,以小米式的价格、苹果式创新,3年做到千亿市值。实际上这个目标具有空想性,很难实现。
  D.要想让创业发挥积极作用,就需要明确通过创业实现技术服务产品的价值提升这一目标,而不是打着创业的幌子来招摇撞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缺乏约束的众筹,就是非法集资,就是伪创新。为了一夜暴富而进行的投机炒作、混淆视听、煞有介事的伪创新,我们不应提倡,而应摒弃。
  B.全社会任由变相投机的伪创新招摇,不仅无法落实经济新常态的目标,还有可能带来新的社会性欺诈,使公众利益受损。
  C.频繁出没于国内各大论坛、峰会、自媒体上,会议公司无节操地炒作和自媒体泛滥的自由,其实就是煞有介事的“互联网+”的另外一种表现。
  D.两创经济,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新引擎,而作者收到的几个创业创新项目其实是伪创新、乱创新,以创新之名,图投机、炒作之实。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登嘉靖三十二年进士。辽抚李秋免,大学士高拱欲用学颜,或疑之,拱曰:“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侍郎魏学曾后至,拱迎问曰:“辽抚谁可者?”学曾思良久,曰:“张学颜可。”拱喜曰:“得之矣。”遂以其名上,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辽镇边长二千余里,城寨一百二十所,三面邻敌。官军七万二千,月给米一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