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5)文化常识梳理汇总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1/11 8:47:3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700字。

  高中语文必修(1—5)文化常识梳理
  【必修一】
  1.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就是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总体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应名号也就高了。
  2.子:古代对男子尊称。
  3.寡人:寡德之人,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4.执事:办事的官员,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5.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6.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变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7.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8.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9.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乘:四匹马拉的车。
  10.窃: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称。
  11.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
  【必修二】
  1.《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2.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3.《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4.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5.妾:旧时妇女谦卑地自称。    24
  6.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4
  7.初阳岁:冬至之后,立春之前。b
  8.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P
  9.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相适合,叫六合。r
  10.青庐:用青布搭成的蓬帐,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q
  11.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21时)。人定:是亥时(相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