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解题技法指导
- 资源简介:
约4310字。
古代诗歌阅读解题技法指导
一、如何鉴赏古诗词的形象
古诗词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古诗中所描写的融合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景或物。从高考命题形式来看,有只要求描述画面特征的,有只要求指明何种形象的,有只要求列举出意象的或揭示意象蕴含的意义的,有同时要求做出分析的,考生要仔细分别,按要求作答。
【解题思路】
(一)从人物描写入手鉴赏人物形象。
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还要抓住诗中对人物神态、动作、心理、细节等的描写。如阅读雷震的《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诗中刻画了牧童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人物描写方面入手。诗歌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刻画出牧童天真顽皮、无忧无虑的性格特点。
(二)从意象入手鉴赏古诗词形象。
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诗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如阅读王维的《春中田园作》:“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诗人借助斑鸠、杏花、泉脉、归燕、故巢以及人这些意象,表现出浓郁的春天气息,诗中无论是人还是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启示下,满怀憧憬,追求美好的未来,透露出社会生活安定,人们精神面貌健康、饱满的景况。
(三)从景物形象入手,探知诗人的感情。
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如阅读徐元杰的《湖上》:“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从景物画面入手进行分析,诗的前两句写了红花满树、黄莺乱啼、绿草繁茂、水平无波、白鹭低飞,一幅充满春天气息的画面。后两句以“风日”“人意”“夕阳”“箫鼓”描绘了西湖游人的勃勃兴致和游玩时的欢乐气氛。
【答题方法】
命题形式: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题指津:诗中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因此,形象应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答题步骤:(1)找出并描摹诗歌形象;(2)概括形象特点;(3)揭示作者情感。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是什么形象;(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解题思路】
(一)看诗歌的标题。标题往往是作品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诗歌的眼睛。通过“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