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鉴赏的七个切入点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1/20 23:28:0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100字。
高考古诗词鉴赏的七个切入点
浦南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一、从题目切入
古诗词的题目很讲究,它往往能揭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我们解读的重要切入点。

[例1]2002年全国卷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前人评价这首诗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的“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解析】题目中的“洛城”表明李白是在异乡,而“笛”在历代文学作品中也常有怀人思乡的独特含义,并常与“柳”并用。“笛”与“柳”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笛”所特有的表现力。所以,“折柳”含有“惜别怀远”思乡之情,当然是全诗的关键。


诗题中的“怨、愤、哀、哭、喜、思、忆、赠、答、别”等字眼,乃点睛之笔,具有鲜明的暗示作用。观其标题,便不难推知其情感和内容。

[例2]
书     愤
陆  游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问】“书愤”的意思是什么?“中原北望气如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状态?
【解析】 “书愤”是抒发内心的愤郁之情。表达了诗人收复故土的状态。

[习题]
倦    夜
杜 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问】1、这首诗的点睛之笔是哪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2、你怎样理解诗题“倦夜”?





二、从注释切入
命题者在试题中作注释,常常起到暗示思想内容或降低解题难度的作用。

[例1]2003年上海卷
望 海 楼①
米 芾

云间铁瓮②近青天,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