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教学设计1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5/31 10:04:4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490字。

  2016年4月海南省海口十中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 第二单元 第5课 《登高》教学设计
  情景交融   沉郁顿挫
  【课文品读】
  《登高》历来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胡应麟语),为杜甫晚年流寓夔州重阳登高有感而作。全诗写登高所览之景,苍凉雄浑;所抒之情,沉郁悲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悲壮而不伤感,愁苦而不消沉,是用一生的血泪铸就,垂范千古的艺术经典。
  情景交融、沉郁顿挫是《登高》的艺术特色。
  杜甫的抒情诗往往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登高》亦不例外。全诗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写景是为了抒情,情又因景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构思精巧,浑然无迹。
  首联描写登高远眺的壮阔秋景,融合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夔州峡口本以风大闻名,诗人深秋独自登台远眺,自是倍感“风急”、“天高”;山高林密,高猿长啸,当然听来哀转不绝。诗人再把视线转向江边冷清洁白的沙渚,只见飞鸟不住盘旋。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诗人选择了凄冷的秋风、空旷的天空、凄厉哀怨的猿声,以及凄清的江水、白茫茫的沙滩、回旋飞翔的鸟群等六个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画面。眼前这一片凄凉肃杀的景色,让人如临其境,不仅渲染了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了诗人的郁闷情绪,而且展示了雄浑高远的境界。
  颔联更具动态性:山上风大,所以闻落叶之“萧萧”,紧承首联上句;江中流急,所以见波涛之“滚滚”,呼应首联下句。面对如此浩大壮阔景象,诗人郁闷情怀似乎为之一扫而空,然而细品这两个意象群,想想那秋叶飘零,静听那“萧萧”之声,怎能不油然而生秋风残酷、人间无情的感慨?再看看那长江波涛汹涌,哪能不想到浪花淘尽了无数英雄,自己却还在颠沛漂泊,空有一腔忧国忧民之志,却无施展才华、效主报国的机会。诗人面对逝者如斯的江水发出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慨叹,面对一枯一荣的落木抒发壮志难酬、无可奈何的苦痛,可谓几多愤慨恰如心中涌起的“滚滚”波涛啊!虽是写景,诗人一股勃郁之气,无边羁旅之情却充斥其中,情景交融,大大增添了意境的独特色彩和悲秋的强烈氛围!
  前两联景中之情已表达得非常充溢,在写景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诗人在颈联具体点出了常年飘泊、年老多病的生活景况和不幸遭遇。不仅他乡为“客”,且是长“客”;不仅是深秋之“客”,且远在“万里”之外作客;不仅是深秋登台远眺,且是孤身一人;不仅是病中孤身一人,且是“百年”病中孤身一人。诗人不仅把时空交错,且通过层层渲染的方法,把自己的飘泊空间之广、多病时间之长以及孤零悲苦之情作更进一层的描写。最后写自己穷困潦倒孤苦寂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