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考成语使用题大扫描及2006年备考指津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0/18 6:54:4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000字。
2005年高考成语使用题大扫描及2006年备考指津
江苏省滨海中学(224500) 沈清晨
今年的16份高考语文试卷中,有12份出现了词语使用考查题。在这些试题中,所考词语绝大部分是成语,达44个,另外还有3个熟语和1个两字词语。现将有关词语辑录如下:
全国卷一  百里挑一   欢聚一堂   旁征博引     丰富多样
全国卷二  再接再厉   紧锣密鼓   取而代之     琳琅满目
全国卷三  独树一帜   饮鸩止渴   当仁不让     叹为观止
北京卷    咄咄逼人   偃旗息鼓   惨淡经营     鲜为人知
湖北卷    琳琅满目   养虎遗患   便宜从事     诚惶诚恐
湖南卷    炯炯有神   谈笑自若   面面相觑     气势磅礴
江苏卷    屡试不爽   巧舌如簧   画地为牢     讳莫如深
江西卷    忍俊不禁   不容置喙   不以为然     恒河沙数
山东卷    脱颖而出   摧枯拉朽   舍我其谁     走马观花
浙江卷    高山仰止   擦边球     屈指可数     摩肩接踵 
广东卷    莘莘学子   抛砖引玉   毕其功于一役  释怀
辽宁卷    不分青红皂白  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
          白头如新    乐此不疲
从上面所辑词语和题目的具体设计来看,今年高考对成语的考查呈现出以下特点:
1、所考查的成语,除了极个别的比较生僻之外(“恒河沙数”、“白头如新”等),大多数是常见的、常用的,而且是在运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错误的。
2、重现成语占有一定比例。例如,广东卷的“莘莘学子”就在1997年全国卷中出现过;北京卷的“偃旗息鼓”在2002年全国卷中出现过;“琳琅满目”一词今年同时出现在全国卷二和湖北卷两份试卷上,其实这个成语早在1996年的全国卷上就出现过;全国卷三的“独树一帜”在1994年的全国卷上出现过;江西卷的“忍俊不禁”在1993年的全国卷上出现过。
3、总体上题目设计与去年相比,难度有所增大。去年的15份高考试卷中,14份中有成语考查题,其中9份是选取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而今年涉及到这一考点的12份试卷中,只有3份全国卷、北京卷和湖南卷这5份试卷设计成这种类型,其他7份均设计为选取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增加了考生判断鉴别的难度。
4、所考查的12份试卷中,有3家采用“词语使用”字样,广东卷中除了考查三个成语之外,还考查了一个两字词语“释怀”的用法,辽宁卷中采用了“熟语运用”字样,实际上它考查了“不分青红皂白”、“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两个熟语和“白头如新”、“乐此不疲”两个成语。这样就把成语和其他类型的词语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扩大了考查范围。
5、今年成语考查题的错误选项设置,主要落在成语使用不当的以下几个方面:
⑴望文生义
    有些成语的语素,保留了古代汉语的意义,古今意义有很大差别,如果只看其字面意思,以今释古,使用时难免会发生错误,命题者常常运用这类成语设误。如,“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江苏卷),“屡试不爽”意思是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结合句中的“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理解,此处显然是命题者故意将其误作“多次考试都不顺利”来迷惑考生。类似的设误还有全国卷三的“当仁不让”,浙江卷的“高山仰止”,江西卷的“忍俊不禁”等。
⑵褒贬不当 
 成语大都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或褒或贬,或爱或憎,贬义褒用或褒义贬用也是常见的设误类型。例如,“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想办法加以克服,而不会诚惶诚恐,被困难吓倒。”(湖北卷),“诚惶诚恐”现在多用以形容尊敬、服从或恐惧不安到极点的样子,一般带有讽刺意味,倾向于贬义,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不当。江苏卷的“巧舌如簧”也是这样,贬义褒用了。
⑶对象误用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它用。如,广东卷中: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这里所用的“ 抛砖引玉”是个谦辞,比喻自己先发表粗浅的意见或文章,目的在于引出别人的高见或佳作,这个词只能用于自己,这里小王同学把它用在陈教授身上,用错了对象;“琳琅满目”一词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而在湖北卷和全国卷二中分别把它用在“房子装修”和“城市夜景观建设”上,使用不当; “走马观花”用于对事物的粗略观察上,山东卷中把它用在了“感受生活”上,也是不恰当的。
⑷形近混淆 
有的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不太容易区分,命题者也常在此做文章。如,“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江西卷),根据上下文,句子原意是“他对于孩子的毛病不在意,不把它放在心上”,应该用的是“不以为意”,而“不以为然”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