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历年高考诗歌鉴赏十大模式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7/31 8:25: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400字。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历年高考诗歌鉴赏十大模式
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  邹先云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福建卷)(6分)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分析意境型)
“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2、十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村(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钓。 多病所需惟药物,微躯此外复何求?
(1)填空:这首诗以"幽"字为线索来咏江村的夏天。
(2)简答:颔联两句展现出了江村夏天什么样的画面。
写物之“幽”,燕子自由、悠闲地飞翔,鸥鸟追逐嬉戏,都给江村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3)简答:颈联两句表现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趣。
自得其乐。
(4)简答:诗人构思具有什么特色?
以表面的悠闲衬托出作者内心的忧虑。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2005广州一摸)
【霜天晓角 题采石蛾眉亭  南宋 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题采石蛾眉亭]采石,即采石矶,在今安徽省当涂县附近,古代历来是防守长江的要地,南宋时,宋、金交界的军事重地。
(1)请在下面的横线上补上恰当的内容。(2分)
  韩元吉的词风与辛弃疾很接近:雄浑、豪放。我们在高中阶段学过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韩元吉词“试问谪仙何处”中的“谪仙”是指唐代诗人李白。
(2)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令,作者将夹江对峙的二梁山比作“两蛾”。请根据上下文简析“天际两蛾凝黛”中“凝”字运用的妙处。(3分)
  “凝”字是“蹙”的意思,紧锁双眉,它形象生动地写出山也像人一样,因中原沦陷,而满腔悲愤愁苦,非常精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自己胸中的无限忧虑。(意思相同即可)
(3)虚实结合是这首词的特色,请就这一特色赏析“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3分)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一句既写了天近傍晚、江潮汹涌、狂风劲吹的景象,又写了朦胧之际,仿佛听到了边防军苍凉悲壮的笛声。这样由实到虚、半实半虚、虚实结合的写法,巧妙地将眼前之景和诗人心中对中原故土的思念之情有机地揉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的思想感情。(意思相同即可)
4、【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