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高考文言文课内文言虚词辑录(湖南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9 20:52:1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520字。

  (一)十年高考文言文课内文言虚词辑录
  【而】1、天下云合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或译为“又”。
  2、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师说》)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或译为“又”。   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后“而”表并列。     5、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赤壁赋》)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不译,或译为“接着”“就”。       6、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不译,或译为“接着”“就”。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8、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阿房宫赋》)连词,表示转折(或并列)关系      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连词,表示假设(递进)关系     10、扣舷而歌之。倚歌而和之(《赤壁赋》)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11、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鸿门宴》)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1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因而”     14、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连词,表示目的关系,“来”。还有的认为是承接。
  15、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连词,表示目的关系。     16、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代词,通“尔”,第二人称,译为“你的”。   17、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18、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连词,表示转折,却。20烟光凝而暮山紫。连词,表并列。   21、与(亲近、亲附)嬴而不助五国。连词,表示转折,却。   22、今人有大功而击之。连词,表示转折,却。   23、爽籁发而清风生。连词,表顺承,就。   24、朝济而夕设版焉。连词,表示转折,却。   25、不患贫而患不安。连词,表示转折,却。   26、恍惊起而长嗟。连词,表顺承,就。   27、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连词,表顺承,就。
  28、我腾跃而上。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29、弃甲曳兵而走。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30倚歌而和之。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31、毕礼而归之。连词,表顺承,就。     32、信而见疑。连词,表示转折,却。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表顺承;或者表因果,因而。            33、拔剑切而啖之。表顺承。
  【何】1、大王来何操?(《鸿门宴》)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什么”。    2、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什么”。    3、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疑问代词,可译为“哪”“什么”。     4、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