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400字。
现代文学作品鉴赏指津
文学鉴赏基础知识
文学鉴赏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文学作品所产生的感受、体验、感动、理解和判断等一系列精神活动。具体来说,文学鉴赏就是主要运用形象思维,并借助联想和想象,去感受作品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品的意蕴。
从内容上说,文学鉴赏主要包括思想内容鉴赏、艺术技巧鉴赏和写作风格鉴赏三个方面;从能力构成上说,文学鉴赏需要审美感受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理解力等三种鉴赏能力;从高考考查的内容来说,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鉴赏,以及对作品思想内容、观点态度的评价,涉及的体裁一般是诗歌、散文和小说。
文学鉴赏的心理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阅读感受阶段
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伸出感知的触角,触摸形象的过程。它的主要任务便是解读语言符号,重构感性形象。文学鉴赏的第一步就是对文学文本语言层的感受。
二、体验品味阶段
体验就是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进入作品的特定环境、特定角色之中,去感受生活,体验情感。品味,如同品茶、品酒一样,亲口品尝,亲身感受,设身处地,推己及人,举一反三,挖掘、把握作品形象的深刻意蕴。这里的“亲身体味”当然不可能亲身进入,而是通过自己的心灵,通过联想、想象,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在想象中,对作家的情感、作品情境进行再度体验。
三、领悟判断阶段
领悟判断是文学鉴赏的更高境界。领悟是指在文学接受过程中,读者久久沉浸于动人动情之处,借助文学作品所展示的审美意向,潜思默想,从中理解人生真谛,认识生活本身,并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自我人生品位的境界。判断,即鉴别判断,是指读者在感受、体验、理解、领悟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意义、价值和优缺点所做出的审美评价。
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
如何进行文学作品鉴赏呢?
一、整体着眼,细心体味;披文入情,动情观照。
进行文学作品鉴赏,首先要从熟读文本,从整体上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获得对文学形象的深切感受和体验,领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且要“披文入情”,“情动于衷”,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与文学作品产生共鸣。
二、借助联想和想象,创设情境,加深理解。
文学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创作如此,鉴赏亦如此。叶圣陶说:“文章是无形的东西,只是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了这白纸上的黑字,所以会感到悲欢,觉得人物如话者,全是联想的结果。” “想象力不发达,鉴赏力也无法使之发达。”
文学作品中,作家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媒介,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段,或隐喻,或暗示,或象征,反映一定的生活内容,表现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理解,情感态度。鉴赏时要积极思维,充分调动联想和想象,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为具象的形体:将各自孤立、互不相联的细节、场景、人物等形象个体,整合为相互连结、有机统一、有血有肉的生活画面,从而深刻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明确鉴赏的角度和内容。
(一)鉴赏文学形象,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二是简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鉴赏文学形象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从作品的实际出发,也就是从作品中人物形象自身所具有的“东西”出发。这里的“东西”是指人物自身的言行以及作品对具所作其他种种描写和评述,而不应是用现成的概念往人物身上套,不能贴标签,更不解将人物自身所没有的东西强加于人物。二是对人物性格要有简要分析,也就是说,对人物的性格不能仅用一些概括性的词语作表述,还要联系作品的事实作简要分析。
(二)鉴赏文学语言,首先应该弄清文学语言形象性、典型性、情感性的基本特点;其次还应该明白精到、奇妙、鲜活是文学语言的高级档次。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常常涉及以下内容:1.分析作品的语言特点,如准确、简练、生动、形象等;2.理解作品的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自然、简明、含蓄、深沉等;3.辨析作品采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三)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
⑴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⑵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
⑶选材剪材,如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详略是否得当等;
⑷行文的结构,如开头和结尾、烘托铺垫、前后呼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承上启下、起承转合等;
⑸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的运用等等。
(四)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观点态度进行评价,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四、懂得一些鉴赏的基本技巧。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必须首先理解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