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题分类整理
- 资源简介:
约14770字。
原创辽宁省阜新市高级中学张阜梅2013.7.27
目录
一、踏莎行.暮春 寇准【写景的角度 怎样的画面 怎样的情感 表达情感的方式】
二、恨别 杜甫 【思想情感 是否同意前人的评价】
三、题武关 杜牧 【咏史诗 修辞方法(拟人 对比 比喻)】
四、陇头吟 王维 【怎样表达思想感情(对比 用典)】
五、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欧阳修【景物 情感 虚实结合的手法】
六、北歌 佚名 【人物形象 借景抒情 虚实结合】
七、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蒋兴祖女【思想情感 抒情方式(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
八、长安秋望 赵瑕 【从意境上分析写景的妙处 视听动静结合角度写景】
九、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 李珣【炼字题 对古人评价的看法】
十、浣溪沙 无名氏【诗歌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景情关系 哀景哀情 乐景哀情】
一、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8一一-9题.(11分)
踏莎行•春暮
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墉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8.“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 是从哪两个角度写景的? 描绘了一幅怎样
的面面?(5分)
8.诗句是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进行描绘的(2分)开篇描绘出一幅暮春风物,莺儿声老,红英落尽后,梅树上也结出了小小的青色果子。由所闻到所见,犹如画卷般,营造一片清幽的景象。(3分)
9. 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又是如何表达的?请简要分析.(6分)
9.要点:表达了抒情女主人公对于红英落尽、芳歇春去的感伤与惋叹,思念之情,孤寂情怀(3分)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情景交融(3分)
踏莎行•春暮
踏莎行•春暮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1]
⑴阑:消失。⑵红英:红花。⑶屏山:屏风。⑷杳杳:深远无边际。
⑸菱花:镜子。⑹销魂:形容极度伤心。
作品译文
春色将尽,莺声燕语渐渐不闻,满地落花堆积,稀疏的青梅斜挂枝头,眼见着春残夏初了。蒙蒙细雨中,一个消瘦的女子静静独立在画阁外,眼前的屏风半掩着厅堂,惟见缕缕沉香从屏后袅袅散来,更添了几分幽幽的心事。遥想当年,我们依依惜别时的深情约定啊。如今一别经年,远方的他依然杳无音讯,可晓得我这份断肠的思念么。妆奁久未开,菱饰尘灰满,眼下竟然连照镜的心都懒了。只是落寞地倚在栏杆上,心下纵万语千言,却又向谁人说起?惟有无语凝噎,暗自销魂罢了。天空灰蒙蒙的,黯然地衔着绵绵不尽的芳草,一如我的思念。[2]
编辑本段简评
宋人胡仔称寇凖“诗思凄婉,盖富于情者。”这一评语,用以评析寇准的词作也是恰当的。这首闺怨词便体现了上述艺术特色。词中以细腻有致、沉郁多情的语言,以写景起,情由景生,又以写景结,以景结情,将暮春时节一位闺中思妇怀念久别远人的孤寂情怀抒写得委婉动人。全词情景交融,意境浑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