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之分析意境专项素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7/7 8:57:4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400字。

  2013年《考试大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
  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分析诗歌的画面、意境
  提问方式:
  1.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景象)?请简要叙述(分析)。
  2.这首诗(词)的某部分(诗的某一联/词的上阕或下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答题要点:
  1.先总括画面: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时间、地点、人事、氛围基调)的画面。
  2.后分述,用诗意的语言再现作品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忠实于原作,准确概括,加上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不要逐句翻译。
  3.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示例一: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问: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
  答: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时令)乡村(地点)一派春意盎然(氛围特点)的景象(2分)。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1分);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1分);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1分)。
  示例二:
  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5分)
  答: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风光图。全诗由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构成。整首诗勾画出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现,浮萍漂碧,藕花飘香的闲适雅寂的石湖风光。
  示例三: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问:联系全词看,“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5分)
  答: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围烦乱衰落的景象。画面中远处有树林高山,近处有竹丛院墙,脚下的小池塘边,枯草遍地蝉声四起。(根据试题5分的设置,应该进行简要的分析)。(更理想的描述为: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高山耸入云端,清晰可见;近处丛生的翠竹如绿色的屏障围护在一所院墙周围。院落外池塘边上长满枯萎的衰草,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片。)
  示例四:
  千秋岁引  王安石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