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题“设题类型”及“答题模式”
- 资源简介:
约2270字。
诗歌鉴赏题“设题类型”及“答题模式”(答题宝典,常备身边)
广大附属实验中学 高三语文组 2011-10-18
一:问题材(从内容的角度)
答: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怀古诗—送别诗—闺怨诗—即景叙事诗—羁旅诗……
二:问体裁(从形式的度)
答:五言绝句 五言律诗 七言绝句 七言律诗 词(婉约派 豪放派) 曲(小令)
三:问“炼字”类(指哪个字用得好)
答:一般三部曲:
①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含义(有时这一步骤放在第二步里)
②对该字所在的诗句进行“翻译”描述,使其景(事)展现出来。(语言要简洁)
③该字的效果概述。(若该字用了修辞手法,一定指明,往往用“形象生动”等表达;该字的其它效果:如化静为动,把什么写活了,有动态感;该字突出了什么的力量,气势……)
问“诗眼”或“某词引领全诗”类
可参照“炼字”类,但重点答:(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四:问“佳句”类(指哪句诗写得好,好在哪)
答:从两大角度分析:内容上与形式上
内容上:描述了什么画面或情景,体现了什么氛围与意境,突出了什么情感。(用于写景句);或者借什么阐明了什么道理,强调突出了什么主旨或观点。(用于说理句)
形式上:有句中有“炼字”,要阐述其作用;若有修辞,要指出用了何种修辞,并要指明其效果;有若句中有两三个色彩词,要点出其绚丽或冷暗;有对全诗的结构上的作用句吗?可指出其呼应什么,照应什么,突出什么,铺垫,点睛等。
五:问“作用”类(诗歌与现代文均适用)
答:从两大方面分析:
内容上,强调……;突出……,揭示……,烘托……,渲染……
结构上,奠下感情基调;为下文什么铺垫;贯穿作用,为全文的线索;提纲契领的作用;与诗题或前文照应;过渡、承上启下的作用;总结的作用。
六:问“语言类”(语言的特色或风格)
答:若有两到三种与色彩有关的词,要指明其色彩的绚烂或单调
若有“炼字”,则指明,并简述其效果
若整体感觉有语言上的风格,则先概括其特点,再结合诗句分析之。如戏曲语言的口语化,俚俗语,方言等,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如王维式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清新自然,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如有语言含蓄朦胧(李商隐)有的沉郁悲怆(杜甫)有的质朴明快(白居易)
七:问“手法类”(艺术手法,表达技巧,表现手法)
答:可从三个方面选择其中两个作答。
抒情方式:借情抒情或寓情于景或情情交融 直抒胸臆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比兴、用典、对偶、夸张、借代、通感、叠词……
写作技巧:衬托、对比、虚与实、动与静、哀与乐、抑与扬、正与侧、正与反、褒与贬、远与近、小与大、点与染
答题模式是:(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如何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八:问“意境类”(含其变体,如情与景是怎么结合的)
答:三部曲:①景——结合意象描述或“翻译”其情景或画面
②境——从这些意象或画面中概括其体现的氛围或特点(找准关键词,如与清、幽、壮、闲等有关)
③情——点明情感,即抒情主人公因……而产生的……情。
九:问“说理诗”“哲理诗”类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