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正确使用成语方法导析
彭柏林
问题探知
先看两个常见句子:(1)“这位莘莘学子终于学成归国。”
(2)“我用笑容迎接他老人家那和颜悦色的目光。”
你能发现其中成语使用的错误吗?你是否注意到
下列问题?
1. 一些常用成语的使用为什么容易出错?
2.成语误用现象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3.同义成语如何辨析?
4.如何把握成语的语法结构关系和感情色彩?
一、重难点突破对号入座
(一) 望文生义:常用成语误用的主要原因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特殊的固定短语,有两个基本特点:(1)意义的整体性。 成语在表意上与一般固定词组不同,它的意义往往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成语的实际意义必须透过字面意义去进一步深入理解。如“狐假虎威”,表面意义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实际含义是“倚仗别人的权势去欺压人”;“破釜沉舟”,表面意义是“砸破饭锅沉下船”,实际含义是“下定决心干到底”;“风毛麟角”表面意义是“凤凰的毛麒麟的角”,实际含义是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才或事物”。“废寝忘食”表面意义是“不顾睡觉忘记吃饭”,实际含义是“极为专心努力”。由此可见,成语的实际含义具有整体性,是隐含在表面意义中的,而表面意义则只是实际含义所借以体现的手段。(2)结构的凝固性。成语是一种定型的凝固结构,一般不能任意移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如“任重道远”不能变更为“道远任重”、“任重路远”或“任重又道远”;“提纲挈领”也不能变更为“提领挈纲”、“提纲举领”或“提领挈纲”等。因此使用成语必须遵循其规律,不可望文生义。
[ 例1]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
改得不三不四了。
B.为了这个新产品的问世,他可是不遗余力,辛勤的汗
水终于换来了成功的喜悦。
C.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古瓷的细润秀美、古玉的
丰腴有泽和古钱的斑驳陆离吧。
D.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
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方法导析] A句“不三不四”形容不伦不类,不像样子,符合语言环境。B句“不遗余力”指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出来,一点都不保留,形容尽心尽力。此使用正确。C句“斑驳陆离”形容色彩多样,使用正确。D句“指手画脚”指说话时使用各种手势,常用来形容轻率地对人批评、指点或者胡乱发号施令,贬义。这里用来描写他的排练动作,显然是未能整体理解这个成语,而是望文生义,以致使用色彩和使用对象都不对。
[答案]D
(二)如何辨析同义成语
在分析词素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近义成语之间的微殊。因为如“别具一
能力升级捷径
要弄清该成语本身所涵盖的基本义和引申义,不能望文生义,主观臆断,凭想当然办事,单凭对其词素的分解理解。如“藕断丝连”是运用比喻的方法而造的成语,只能用于爱情,不能用于其它关系。
格,独树一帜,不落窠臼,匠心独运”都有与众不同的意思,都能用在文学艺术方面,但“别具一格”是就风格而言,“独树一帜”侧重自成一家,“不落窠臼”强调的是新颖而不俗,而“匠心独运“则从艺术构思的角度给予赞叹。
[例2]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
一组是( )
① 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形异宝、
古玩文物,令人 。
② 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鸟兽、花卉、人物等各种玉
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 。
③ 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
令人 。
④ 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珠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
全,真是 。
A.应接不暇 琳琅满目 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B.目不暇接 琳琅满目 应接不暇 美不胜收
C.应接不暇 美不胜收 目不暇接 琳琅满目
D.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应接不暇 琳琅满目
[方法导析] “应接不暇”和“目不暇接”都有看不过来的意思,而“应接不暇”则强调在进行过程中,各种美景不断闯入视野。“美不胜收”和“琳琅满目”都言东西极多,而“美不胜收”侧重美,“琳琅满目”则侧重“贵重”,“琳琅”是美玉,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第①句的意思是说观赏者看不过来,应选“目不
能力升级捷径
成语这个家族成员繁杂,只有从对象、色彩、程度、范围、语法功能等多方面对其进行全面审核,才能全面控制成语试题的制高点,只从单个或部分侧面入手,难免把试题做错。
暇接”;第②句强调的是“展品”的造型美,不能用“琳琅满目”来形容,选
“美不胜收”;第③句强调“扑面而来”,只能 “应接不暇”正与之相对应;第
④句说的是珍宝之类,可以用“琳琅满目”。
[答案]D
三、 如何判断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
1.熟记成语的特殊意义。如“绝无仅有”是“仅有一个,再无其他”的意思。
2.掌握常见近义成语的区别。如“巧夺天工”用于人工;“天造地设”用于自然本身。
3. 把握常用成语的褒贬义。如“闪烁其辞”形容说话躲躲闪闪,是贬义。
4.抓住成语的语法位置。如:“迫不及待的事情”属修饰不当,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