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探究题复习专题:意蕴类探究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3/17 19:27:1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020字。

  高考探究题复习专题——意蕴类探究
  姜春林
  一、导入
  旧题反思:周练2苏北四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夕阳爱情》
  13、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寓意深刻,请简要赏析。(4分)
  【答案解析】:①描写夕阳、晚霞美景,照应文题,深化主旨。②盘缠的葡萄藤象征父母间无法割断的感情。③金黄灿烂的麦穗隐喻父母在晚年收获爱情。④以景物描写收束全文,表达了“我”对父母晚年相依相伴的欣慰之情。
  存在问题:
  1.在文内不能充分发掘。
  因为这类题是基于文本内的探究,故首先要对作品内容本身有全面准确的把握,不仅要把握直观显观的内容,而且要弄清隐含的内容;不仅要抓思想内容、情感倾向,而且要抓艺术手法、表现技巧。如若在这方面缺乏全局的分析评断,那么对深刻意蕴的理解很可能是不全面的。
  2.“角度”和“层面”扩展不够,思维单一,头脑僵化。
  其实,“不同的角度”可以是正面的角度、反面的角度、当事人的角度、旁观者的角度等。“不同的层面”是指作品可以达到的层次,如深层、浅层、实用层面、美学层面;可能涉及的范畴,如政治、文化、风俗、艺术、科学、历史等。
  二、考点风向:
  探究题是文学类文章阅读中主观性最强、难度最大的题目。《考试说明》对“探究”的要求有三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探究题的探究点可以涉及文本的内容和形式的方方面面,或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意象,或主旨选材和技巧,只要是作品的关键处和丰富处,皆可拿来作探究。
  三、真题探究:
  (一)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上善若水》
  14.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6分)
  【答案解析】:解答探究题需要有“见微知著”的能力。例如,如看到江苏卷的题干要求“探究都江堰蕴涵了‘上善若水’……”你要马上意识到这是一种“托物言志”的手法。抽象、丰富的道家之“道”思想)用形象的比喻(若水)来表达,而此“道”的现实意义作者又用可视的具体的物(都江堰)来表达,这是一种典型的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快速回视文中写都江堰的内容:物质方面,都江堰千百年来“利万物而不争”;人文方面也“利万物而不争”。然后再深入而具体地阐明这两大方面的含义: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答案自然就出来了。这就是“见微知著”法。
  “见微知著”的能力来自于平时的积累和体悟,因此,为做好探究题准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知识以及体悟一些“人情世故”是必要的。上文已经准备了一些“人情世故”,同学们平时当做有心人,多注意积累和体悟。(探究深意有三个层级:一是从都江堰本身来考虑,都江堰巧妙的利用自然条件,让水完全自动地为民兴利造福,不需要耗费资源,且数千年如此,确实是无可争辩的上等之善;二是由堰及人,从修建和维护都江堰的人考虑,他们修建和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