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病句辨析(上)
- 资源简介:
约13880字。
高三语文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病句辨析(上)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病句辨析(上)
二. 教学重、难点
(一)考点分析: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属于纯洁语言一类的考点,一直是语文高考的必考点之一。在语言发展极快,新词与语病都层出不穷的今天,尤其需要规范语言,使其健康发展。
高考在这一考点上,题型一般只是两种:一是辨析语病,二是修改病句。在高考试卷中以两种形式考查,一是单项选择题,放在Ⅰ卷;一是主观性试题,放在Ⅱ卷。辨析病句是对病句识别与能力的考查,修改则以辨析为基础。特别要针对学生平时阅读量小,缺乏语言存储,语感迟钝的特点,积极培养语感,努力汲取优秀作品的语言营养,夯实语言基础。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应试技巧:语感
基本方法:审读法、筋脉输理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
辨析病句,要抓要点,不要将精力放在一些细枝末节上,这样,即使有的时候题目做对了,却没有形成正确的思路和辨析方法,简单地说,其实就是:找最大的语病!通过大量做题,我们要逐渐明确一个概念,即“什么是可以被接受的句子”,明确了这个问题,也就找到了语感。当然,这要求我们有从语法和语意两个层面上来看这个问题。
修改病句,要在判定语病种类的基础上,明确语句的表达目的,抓住关键,只改有语病处,不伤原意,尽量“多保留少改动”。修改语病时,要注意:
1. 明确语言简明的主要内容
2. 要注意汉语表达的灵活性
3. 要注意考题的要求
(二)病句的主要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详细解说和指导如下:
1. 语序不当
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定语与中心词语序不当
定语、状语位置错乱
相关联的并列词语或短语语序不当
主语与关联词语语序不当
[例题1]
(1)一位优秀的有30多年教龄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改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位有30多年教龄的优秀的教授。
(2)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改为: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许多同学近几天在阅览室里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3)在宿舍里周总理昨天同他热情地握手。(多重状语语序不当。)
改为:周总理昨天在宿舍里热情地同他握手。
(4)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分句间次序不当)
(5)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词语可能反映承接先后、轻重主次等语意。词语的顺序则必须符合这一客观要求。此例中“研究听取”,颠倒了承接的先后关系。应改为“听取研究”)
(6)学生、领导、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