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讲与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1/21 22:09:0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7500字。

  古诗词鉴赏
  要  目
  第一讲   诗歌鉴赏的命题要         第六讲   “3+1”词法记忆实战
  第二讲   诗歌鉴赏的智能规律       第七讲   “4455”句法记忆实战
  第三讲   诗歌鉴赏的方法技巧       第八讲   《文言助读》经典导读
  第四讲   文言实词的破译与积累     第九讲   上海高考经典题目演练
  第五讲   文言虚词的记忆与判定     第十讲   全国高考经典题目演练
  写在前面的话
  上海是国际大都市,前卫与传统是它一个铜板的两面。
  上海的高考无疑能体现出这一精神特质。上海是全国单独命题的第一个省市,从那天起,它就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既开放又传统,依据学生的实际和时代要求,强调能力立意,张显学科定力,用语文的规矩考语文,重视主观题,重视文言文,重视文化的历史传承。
  高考语文试卷80分的阅读,现代文与文言文平分秋色,各占40分。这至今在全国独一无二。
  高考文言文的40分,大致是这样安排的:
  1.默写文言名篇、名句,5分。 一般采用7选5,1句1分。
  2.古诗词欣赏。8分。一般3题,分值为1:3:4。第一题是对古诗词基本知识和与作品有关的文化常识的考察,中间是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最后一道题是考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主要是欣赏古诗词的炼字、炼句和炼意的精妙之处,侧重意境和写法。
  3.两篇文言文。共27分。两篇文言文的考察各有侧重。第一篇文考“言”:注重对文言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察,注重知识立意,逐步向能力立意过渡,诸如实词的解释、虚词的用法、句子的翻译等,然后过渡到对全文的整体理解与把握;第二篇考“文”:即除对与语段有关的文化常识的考察外,主要是能力立意,考察考生在读懂与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对文章理解、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即考生对文言文筛选、提取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即用现代文阅读的考察方式来考察考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题材上,一篇为人物传记,一篇为笔记小品,叙事说理。从近年选文看,基本上包括历史人物、智者慧语、自然小品、文艺评论、志怪传奇这五个方面。
  明白了上海高考文言文的命题结构,你已经拿到了攀登这座大山的路线图。
  攀登是辛苦的,但同时又是愉快和幸福的。你的努力就是你高度的增加,你的付出就是你成功的拥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高考的成功你赢得的将是美妙的人生。
  好,我们一起上路吧!
  第一讲   诗歌鉴赏的命题要领         
  中国曾经是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名片。
  中国人不能对祖国的诗歌一无所知;一个中国学生决不会没读过诗,没受过诗的熏陶。
  读诗诵诗品诗赏诗,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重要途径,也是体现一个现代中国文明人的标志。
  因此,阅读鉴赏诗词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对青年学生前途攸关的高考,对诗歌的考查就占了13分。这可以具体地告诉你诗歌的分量与价值。
  但是,鉴赏诗词对中学生来说,是初步和最基本的。接触诗,读点诗,记点诗,读懂诗是起码要求。可以看出来,名句的默写很多是诗词句子的默写。高考单独设置默写题,还是强调基本知识的具备。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来检验一下自己。
  名句默写测试:2003—2007上海高考名句题
  2007年春考题
  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五空,5分)
  (1)_____________,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不解矣。(韩愈《师说》)
  (3)疏影横斜水清浅,_____________。(林逋《山园小梅》)
  (4)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龚自珍《已亥杂诗》)
  (5)雄发指危冠,_____________。(陶渊明《咏荆轲》)
  (6)君子喻于义,_____________。(《论语•里仁》)
  (7)行到水穷处,_____________。(王维《终南别业》)
  2006年秋考题
  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 (任选5空)。(5分)
  (1)曲终收拔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2)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3)___________,朝露待日睎。(汉乐府《长歌行》)
  (4)___________,洛阳盛衰之候也。(李格非《书<洛阳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