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易错标点符号用法的注意点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7/13 15:24:5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020字。

  易错标点符号用法的注意点
  阅读书刊,笔者发现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较多的有:①引号与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②问号及其误用;③顿号、分号、冒号和和省略号的误用。综观高考试题,考查频率较高的命题热点也往往是这些。因此,复习备考中必须予以重视。
  1.引号。(1)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例如: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的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例如: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3)引文末了该用问号或叹号的句子,无论独立成句,还是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均应把问号、叹号放在引号内。如:我们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4)如果引文连着有好几段,每段开头都应用一个前引号,直到最后一段的末了才用一个后引号。
  (5)引文之内又有引文,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以此类推。如:(一位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獾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语说‘八斤獾肉七斤油’啊。”
  2.问号。(1)问号是句终点号,只在句子末尾使用。先说谓语、后说主语、中间有停顿的倒装疑问句,中间只能用逗号。例如:他很诧异地说:“怎么啦,你?”
  (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选择关系的问句,一般只在最后一个分句末尾用问号。例如:①这次出差,究竟是你去,还是他去?②到北海公园去呢,还是去景山公园?
  (3)句子中有疑问词语或者疑问的形式,又有疑问的语气,是很明显的疑问句,句末应该用问号。如果句子用了表示疑问的词语或者疑问的形式,但并不要求回答问题,它只是在陈述一种情况,是陈述句,句末不能用问号。如:①“乡下佬”是不是只配剃光头,以及什么模样的人才配剃平头,这问题是够深奥的,我答不上来。②我没什么,可不知道人家怎么想。
  3.顿号。(1)概数的两个数字之间不用顿号,因为概数在语音上没有停顿;不是概数而是相邻的两个数字,中间要用顿号,例如:①她有三十五六了,但看上去还像二十五六的样子。②我任教五、六班,他任教三、四班。③向中顾委和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系统地介绍了党的对外开放政策和特区建设的方针以及这几年来所取得的成就。
  (2)并列的短语比较长、停顿较大的,就不用顿号,而用逗号。例如:①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流水,这大雁的歌唱,使我们深深地陶醉了。② 我将听不见人们的真正的声音,所能听见的都是低微的,柔婉的,畏葸和娇痴的,唱小旦的声音:“万岁,万岁!万万岁!”
  (3)并列词语做谓语、补语,那么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例如:①祖国啊,你伟大,富强!②无论如何,人们应该比古人懂得更充分,更深刻,更透彻。③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4)当句中有多个并列词语时,习惯上前面用顿号,后面用“和”,如: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写作、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是大学中文系五门重要课程。“和”后面再用连词,一般先用“及”再用“以及”,如:义理、考据和辞章及相互关系是古人早就重视的问题。
  (5)读起来并不停顿的并列词语,只要不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加顿号。如:“写文章上来就是甲乙丙丁现象的罗列,根本没有艺术可讲嘛!”里的“甲乙丙丁”中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