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环境描写专题复习
- 资源简介:
约11240字。
环境描写专题复习
邮编:430090 武汉市汉南一中 周春玲
一、 课堂导入:
这一节课我们复习环境描写专题。在进入环境专题之前,我想先给你们讲一个在世界上很著名的间谍经典案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德国女间谍哈丽奉德军情报部的命令去“接近”法军最高统帅部的机要官莫尔根将军,窃取他所保管的英国新型坦克设计图。莫尔根是一个丧偶多年的老头,哈丽没用多长时间便在莫尔根家中充当起了类似家庭主妇的角色,又很快在他家一张巨幅油画的后面发现了一个保险柜,但一直无法知晓保险柜的密码。
时间一天天过去,在限定日期的最后一个晚上,她决定孤注一掷(比喻在危机时将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她深知,如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在等着她。她用安眠药使莫尔根熟睡后,先是以极快的速度试拨了一些号码,但她很快就放弃了这样的笨办法。哈丽估计记忆力已衰退的莫尔根,一定会用什么办法来帮助自己记住这6个数字的密码,可是该从什么地方去寻找线索呢?
她在焦急、紧张而又惊恐的心情下,眼睛向整个房间不断地搜索。当她的目光接触到墙上已经停摆的挂钟时,她突然意识到,密码是数字,钟面上也有数字,莫尔根很可能利用钟面上的数字来记忆密码。钟面上的时间指向9点35分15秒。可93515才5个数字,还差一个数字。就在她差一点要放弃的时候,脑中又突然闪过一个念头,9点有两个可能性:早上九点与晚上九点。而晚上9点,不就是21点吗?将“9”换为“21”,不就成了6个数字了吗?
怀着极其兴奋喜悦的心情,她按213515这6个数字在密码锁上一拨,只听见“吧嗒”一声,保险柜被打开了,哈丽取出设计图,按时完成了任务。哈丽创造了世界间谍史上的一个奇迹。哈丽的成功告诉我们,有时问题的答案就在我们身边:比如这是一个年迈的老人,他记忆力衰退了;比如这是一个停摆的挂钟,为何还一直挂在这里。多留心多思考我们身边的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们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们今天要探究的环境描写类题目的答题规律其实也就在我们学过的文章与做过的试卷中,可我们很多时候却舍近求远,忽略了它们。今天我们就试着在这些文章与试卷中找找看,看能否找到规律。
环境类题多出现在小说中,当然散文、戏剧等文体也有,但以小说为主,我们这里也就以小说为主来探究一下环境描写的作用和答题的规律(板书)。我们先一起来回顾几个问题: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环境、人物、情节)(板书)。2.作者要通过对环境、人物、情节这三要素的具体描述,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个思想情感也就是小说的什么?(主旨)(板书)下面我们就从这四个方面去探究一下环境描写的作用与答题的规律。教师板书:
1.环境方面
环境描写的作用 2.人物方面
3.情节方面
4.主题方面
二、学过的作品回顾
1.《药》第一部分开头,“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这里的自然景物描写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