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1语文专题复习之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2/7 17:30:2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710字。

  考纲综述
  《考试大纲》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的考查要求是: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它包含了对以下几个知识点的考查:
  (一)识记(A级)
  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②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二)表达应用(D级)
  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③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④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⑤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⑦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考情总览
  2009年高考,多数试卷都将语言知识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而将语言表达以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总观近年高考卷,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的考查呈现出以下特点:
  1.题型稳定,重点突出。
  字音、字形、词语、熟语、病句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且是近年考查的重点。虽然因为考点轮换的原因,有些考点轮空,但熟语和病句题几乎出现在绝大多数的2009年高考卷中。
  2.贴近现实,观照传统。
  2008年湖北卷、北京卷等都联系北京奥运命题;全国卷1、辽宁卷、全国卷2则贴近日常生活设计试题。2009年北京卷涉及建国60周年盛大阅兵,湖北卷则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学校拟编辑出版诗歌征文集的内容。高考命题,在贴近生活的同时,还会观照文化传统:一是命题涉及交往、书信中的传统礼仪用词;二是联系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命题。
  3.命题形式,异彩纷呈。
  除传统的仿写语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对对联外,近年高考语言表达题有更多的创新题型,如看图写话(北京卷)、表格转换为文字(福建卷)、祝寿词(辽宁卷)、点评文学作品和诗歌转换为电影镜头的脚本(湖北卷)等。
  4.着眼运用,突出能力。
  近三年高考语言表达题,仍以能力立意,着眼于运用,如有些省市卷中的看图写话、对联、标语等试题。
  7
  《考试大纲》表述为:“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分析《考试大纲》可以看出:
  本考点能力层级为A级,在高考语文要求的五种能力层级中,属于最基本的层级。该考点包含如下四点重要信息:
  (1)考查的范围是“现代汉语”,对于古代汉语中特有的读音不会涉及;
  (2)考查的标准是“普通话”,对于方言读音与普通话读音的区别要多加注意;
  (3)考查的要求是“识记字音”,一般不考查汉语拼音的拼写;
  (4)考查的对象是“常
  1.题型比较固定。
  字音题多为选择题,试题难度不大;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命题并不涉及拼写规则;考查重点不在声调正误上,而在声母、韵母的正误辨别上。
  2.考查范围明确。
  一是一般只考常说、常读、常写的易错字的读音。古汉语的异读字一般不考。方言字偶有考查,但一般也是常用的习惯性误读的字,如2008年浙江卷的“噱头”就是方言中习惯误读的字。涉及专有名词的字音也偶尔出现,如2009年全国卷Ⅰ“吐蕃”、全国卷Ⅱ“燕山”。二是选材以双音节词为主,也涉及熟语。
  9
  3.考查重点突出。
  从近几年的考查情况看,高考字音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易读错的形声字、多音字、同音字、形似字上。以2009年为例,重庆卷涉及的形声字有“内讧”“愤懑”等,湖北卷涉及的同音字有“梗概/田埂”“愚公移山/向隅而泣”等,四川卷涉及的形似字有“不屈不挠/饶有兴趣”等。
  10
  【例1】 (2009•高考全国卷Ⅰ)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菁华(qīng)  宁可(nìng)
  冠心病(guān)   翘首回望(qiáo)
  B.吐蕃(fān)    庇护(bì)
  歼击机(jiān)   呱呱坠地(gū)
  C.请帖(tiě)    梵文(fán)
  发横财(hèng)   按捺不住(nà)
  D.链接(liàn)   创口(chuāng)
  倒春寒(dào)   拈花惹草(niān)
  [解析] A.菁jīng。B.蕃bō。C.梵fàn。
  [答案] D
  【例2】 (2009•高考北京卷)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线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诠释 出其制胜
  瞩(zhǔ)目 人才荟(kuài)萃
  B.杀戳 宁静致远
  莅(wèi)临 鸢(yuān)飞鱼跃
  C.平添 励精图治
  缜(zhěn)密 鹬(yù)蚌相争
  D.松弛 老奸巨滑
  揣度(duó)   身陷囹圄(wú)
  [解析] A项中的“其”应为“奇”,“荟”应读“huì”。B项中“戳”应为“戮”,“莅”应读“lì”。D项中“滑”应为“猾”,“圄”应读“yǔ”。
  [答案] C
  【例3】 (2007•高考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孤独,荡涤(dí)人的矫饰和浮躁;孤独,诠释人的淳朴和淡泊;孤独,凝聚人的内涵和睿智;孤独,提升人的品位和境界。
  B.利害攸关而实话实说,遭遇强手而毫不怯懦,检点省(shěng)察而幡然知耻,路见不平而拔刀相助:这就是勇敢。
  C.傅雷先生耻于蝇利蜗名之争,奋而辞职,闭门译述,翻译艺术日臻(zhēn)完美,终以卷帙浩繁的译著,享誉学界。
  D.《古文观止》是由康熙年间两位名不见经传的选家所编,他们披沙捡金,遴选了二百多种琅琅(lǎng)上口、百读不厌的佳作。
  [解析] B中“省”应读“xǐng”;C中“奋”应为“愤”;D中“披沙捡金”的“捡”应为“拣”,“琅”应读“láng”。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