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语言表达专项复习活动单(一)
- 资源简介:
约6610字。
2011届高三语言表达专项复习活动单(一)
活动单设计:王加林2010.9.10
学习目标:
1.掌握扩展语句的一般方法。
2.在具体语境中能恰当表达。
学习重点:
掌握扩展语句的一般方法。
学习难点:
在具体语境中能恰当表达。
活动过程:
活动一:知识准备
一、考点阐释
扩展语句主要考查扩充语言成分、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扩展语句是在现有信息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等手段,将若干词语合理地扩展成一句话或将一句话扩展成几句话,使之内容充实、表意丰富,以达到具体、生动、形象、精确的目的。
二、解题原则
“扩展语句”或是围绕一个主题扩展内容,或是将几个词语扩写成一个语段,或是将抽象概括的对象具体化生动化等。它们的主观性较强,重在“添枝加叶”,生动形象,因此应遵循“看清楚”和“写明白”的答题原则。
“看清楚”集中于三点:一是看清题目的要求,如写作的主题、运用的修辞,规定的字数、具体对象等;二是看清预设的情景,如时间、地点、对象、情状等;三是看清表达的情感,或为题目所规定的,或为情景暗示的,不仅要做到真实和积极健康,而且要符合题旨。
而“写明白”即注意前后照应,想象联想合理,表达准确生动。注意好了这两个方面,就能较好地扩展语句。
三、方法例说
1.修饰补充,添加成分。
扩展单纯的主谓关系的句子可以采取补充附加成分的办法。句子的主干只是单纯的陈述与支配关系,而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能起到修饰、限制和补充的作用,要使语句扩展开,变得生动、具体、丰富,就要发挥附加成分的作用。
例1 扩展下面语句,要求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
梅花开放了。
补充附加成分我们可以说成“(什么样的)梅花[怎么样地]开放了”。为突出梅花的不畏严寒,还可以再加一些状语进行限制。
答案:[当积雪压断枝头的时候],[当冰凌高挂悬崖的时候],[当百花纷谢凋零的时候],梅花[迎着风雪][带着微笑][悄悄地]开放了。
2.合理联想,描写渲染。
有些句子只用补充附加成分的办法,不足以达到题干要求的生动、丰富,这就要在
简单修饰限制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描写和渲染。
例2 扩展下面语句,使其生动、具体,字数在70个字左右。
琴声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倾听。
补充附加成分我们可以写成“(什么样的)琴声[怎样]吸引了许多(什么样的)路人[怎么样地]驻足倾听,听得〈怎么样〉”,重点对琴声怎么那么吸引人进行一番描写和渲染。
答案:优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轻轻地飘出小白楼的窗户,穿过蒙蒙细雨,洒落在林间的小路上。许多行人情不自禁地停下了脚步,听得如痴如醉。
3.看清要求,突出重点。
对以一个名词为重点的扩展题(如以“歌声”“起跑线”为重点),可从形式和内容上把握重点。
(1)形式上让这一名词作陈述中心(作主语),内容上可以强调这一名词的重要作用,这样,重点才不至于转移。
例3 毕业典礼上,同学们真挚优美的歌声仿佛在讲述三年的学习历程,将我们带入了对往昔岁月的美好回忆之中。(歌声作主语,歌声的作用是将我们带入了回忆之中。)
例4 田径场上,那条富于神秘色彩的白色起跑线一时间成了运动员们迈向成功的起点,亿万观众关注的焦点。(起跑线作主语,作用是可以迈向成功)
(2)也可以作宾语然后解释宾语(实际还是让其作后面句子的主语):
例5 考试前夕,我听着那时而如溪,时而若泉,时而似海的优美歌声,逐渐消除了心中的紧张。(歌声作宾语,再解释歌声的作用——消除紧张)
例6 田径场上,人们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条细细的起跑线上——那是运动员们奔向胜利的起点。(起跑线作宾语,再注释起跑线的作用——奔向胜利的起点)
4.多用手法,增强意蕴
要使扩展的文字有意蕴,在内容上或发挥想象,合理创造;或进行联想,发散思维;或设身处地,感悟情境。在表达上要充分使用多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以增强表达效果。
例7 根据下面的思路,合理展开叙述,组成80字左右的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