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古诗词鉴赏命题简析与答卷点评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4/21 22:30:5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20字。

  2009年高考古诗词鉴赏命题简析与答卷点评
  文学鉴赏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板块,从考试评价的角度说,历来是题中应有之义。随着新课程、新高考的实施,更有越来越重视的趋向,有的省份明显提高了分值,像09年的北京卷、江苏卷诗歌鉴赏题就高达10分;又如浙江卷考查了诗歌鉴赏,另外更有“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专题考查古代诗歌的常见意象及其表达作用。综观2009年的全国卷和自主命题的各省市卷,用以命题的诗词作品,从内容上看,有借景抒情,有托物言志,有怀古讽今等;从体裁上看,有律诗,有词,有小令,律诗中又可细分为七律、七绝、五律、五绝,可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此,借用浙江卷中的“梅花散彩向空山”来形容2009年各地诗歌鉴赏的考查,也许并非牵强。
  一、真题回放
  【例1】2009浙江卷第22、23题: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
  (元)王  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萼:花草。这里指花瓣。
  22.词中的“两种”指的是               ,“一家”指的是                。(2分)
  23.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6分)
  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三座后世难以企及的高峰。浙江卷选用元代的作品,但有意绕开那些元曲中的名作,而是选用不那么著名的作家的词作,其中追求正义和公平的用意是十分明显的。
  【例2】2009浙江卷“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如“雁”“柳”“菊”“竹”“莲”等,它们在诗中往往具有象征的意味。
  (1)从上述5个意象中选取3个,指出其象征意味。(3分)
  意象:                            象征意味:              
  意象:                            象征意味:              
  意象:                            象征意味:              
  (2)从5个意象中选取1个,结合具体作品,简析这个意象的特点及作用。(7分)(100字左右)
  意象是诗歌的建筑材料,驱遣意象是创作诗歌的基本手法。两道小题考查既实在又开放,说它实在,是指从规定的5个常见意象中任意选取3个说明象征意味;说它开放,是指要求结合自己所学的作品,任意选取1个分析它的特点及作用。从实测情况来看,这道题目难度不高,平均得分超过8分,受到考生的欢迎。
  【例3】2009全国Ⅰ卷第12题: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  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