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430字。
古田一中2010届语文科考前冲刺小专题训练之语言运用
高三语文备课组施仁港整理
1.仔细观察下面漫画,简要说明你对它所表达的内涵的理解(牌子上的字为“高产奖”)。(3分)
(广西南宁二中高考模拟)
答案:画面左边母鸡产蛋不多却善于夸大“成绩”,从而获得高产奖;右边母鸡产蛋多却一无所得。
作者借此讽喻了社会上存在的实干家不如投机取巧者的不公平的现象。
2.日常生活中,讲究措词文雅和形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参照例句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词语和句子。(3分)(山东省聊城市2009年高考模拟试题)
例句:比赛夺了冠军,可以直接说“夺冠”;文雅一点,可以说“折桂”“夺魁”;如用四个字,可以说“成为擂主”“传来捷报”;甚至还可用“雄壮的国歌声响起来了”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1)决赛输了,可以直接说“失利”,文雅一点,可以说“”;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甚至还可用“冲击冠军的努力付之东流”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2)比赛平了,可以直接说“战平”;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互交白卷”“”“”。
答案:败北、折戟/饮恨赛场、铩羽而归、屈居亚军/握手言和、难分伯仲、均无建树、难决雌雄。(一个1分)
3.下面是一位记者对同济大学著名学者朱大可先生的采访记录片段。请你根据朱大可先生的回答,补写出这位记者提出的问题。(4分)(山东省青岛市2009年高三教学统一质量检测)
记者:
朱大可:从前上海市民搬家,往往只需要一辆三轮车走几次就行了。而现在则需要5吨卡车来回跑数趟。这是一个惊人的变化,它表明中国民众的私有物产已经变得无比庞大。但与此形成尖锐对比的是,我们的心灵满足感却在日益衰减。这既是一种更大规模的物性贪婪,也是一种更为严重的精神空虚。有数据显示,2008年全中国民众的购书费,跟手机短信费基本相当。这是一个巨大的文化讽刺,它不仅表明中国民众在购书方面的高度节俭,而且也恶毒嘲笑了中国人精神缺失的现状。
答案:示例:朱先生,您认为目前国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现状是怎样的?
或:朱先生,您认为目前国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是怎样的?或:朱先生,目前国人的物质生活获得了极大的提高,您认为人们的心灵是否也相应地获得了满足感呢?
评分标准:切合内容,中心突出2分,得体1分,简明通顺1分。
4.下面是某大学生求职时考官的话,请说出他的言外之意,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应对。(4分)(山东省日照市2009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你成绩优秀,直率单纯,将会很有前途,可我们的工作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言外之意:
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