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特殊文言句式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1/19 16:43:08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约3920字。特殊文言句式
松阳二中国 刘俊
一、判断句难点探析
用名词或名词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1、主语后面用“者”字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
2、主语后面用“者”字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不用“也”。
3、主语后面不用“者”字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
4、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例如:
(1)刘备,天下枭雄。
5、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例如:
(1)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6、用“是”表判断。例如: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3)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7、用副词“乃”“即”“则”“必”“皆”等表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例如:
(1)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二、被动句难点探析
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
古代汉语表被动的句式主要有四种:
1. 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1)王建禽于秦。(齐王建被秦国活捉了。禽,通擒)
[简析]①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译为“被”。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王建”是受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
2.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
(1)在动词前用“见”。它的形式是:“见+动词”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我虽然想再说一些,但考虑不一定被理解)
句中的“见”,用在动词“察”前,表示被动,“见察”,即“被察”之意。
(2)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于+主动者”。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担心被您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例如:
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草房被秋风吹坏了)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被”用在动词前表被动。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简析]“受……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于”引出主动者“人”。
三、宾语前置难点探析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经常前置。
否定句就是有否定词“不”“毋”“未”“莫”等的句子。在这类句子中,代词作宾语时,则常常放在动词前面。例如:
①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我(楚国)不得欺骗你(宋国),你(宋国)也不要欺骗我(楚国)]
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