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上学期期中考之后的试卷讲解实录。这节课,我没讲到语文试卷。
现在,你们上高中以来的第一场考试也考过了,该受打击的心灵也受过打击了;我想问你们一句话:你们觉得,语文重要吗?(重——要。)为什么重要?(因为要考试)语文的重要只在于它在你们的高考中占很大的比例吗?跟你们讲,不是这样的。语文不仅是对于语文考试本身的这一百分或者一百五十分很重要。拿出你们期中考的历史、政治、数学试卷来,我要让你们知道,学好语文究竟能给你们带来多少好处。
先看看历史第23题:李鸿章说:“各口岸生意,已被洋人占尽,华官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力挟重资以倾夺,则须华商自立公司,……收回洋人夺去之利。”这表明李鸿章主张
A、限制民族资本 B、追随外国资本主义
C、保护民族资本 D、与外国资本主义争夺市场
这一题需要多少历史知识?不需要太多。“收回洋人夺去之利”,不就是争夺市场吗?有没有提到保护或者限制民族资本?没有,“华官领官船另树一帜”说的是官办资本。如果你不能肯定,再想想历史知识,洋务派所兴办的企业,不论是军工还是民用,不都是官僚资本?
历史第51题: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中英贸易情况简表
年代 中国商品出口总额(元) 英国商品出口总额(元) 鸦片走私总额(元)
1821 14 757 132 13 693 213 2 235 780
1823 17 814 260 10 119 655 12 185 100
——选自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充饷之银。”
——选自林则徐上道光帝折
据材料回答: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在19世纪初期,在中英正当的贸易中,两国各处于什么状况?鸦片走私在中英贸易中起了什么作用?(4分)
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道光皇帝为什么接受林则徐的主张?(3分)
这一题又需要多少历史知识?完全不需要!这只是一道纯粹的语文阅读题而已,而且还是一道非常简单的阅读题。“正当的贸易”,看一看中间两列表格中的数字,非常简单的一个对比,不就是中国出超(顺差),英国入超(逆差)吗?“鸦片走私起了什么作用”,知道鸦片是从英国输入中国,那么你把鸦片走私额加到英国出口额中,不用细加,很直观地就可以知道,鸦片走私逆转了中英贸易的状况,使中国处于逆差,而英国处于顺差。
“道光皇帝为什么接受林则徐的主张”?这不是明摆着的么,作为皇帝,谁希望自己的国家“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充饷之银”?鸦片走私会使国力衰弱到如此地步,当然要禁烟了。如果你把它当作一道语文阅读题来做,而不要被“历史”这两个字搞得头晕脑涨,你会发现,它比你在语文考试中遇到的任何一道阅读题都容易得多,简直不值一提。
政治第23题:北京某厂门口悬挂着一块“99+‘1’=0”的巨幅宣传牌以警示本厂职工。这块宣传牌乍看还有点让人不明白,其实这里面蕴藏着一种强烈的质量意识。也就是说虽然生产了99件合格产品,但有一件不合格,得分也只能是零。因为这一件不合格产品在生产者手中虽然只是1﹪,可是在用户手中的概率却是100﹪。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学知识,谈谈你对“99+‘1’=0”的认识。
这一道题很难吗?想一想,如果给你这一则材料,让你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你要怎么写?如果写材料作文,你必须:
1.明白材料所揭示的道理;
2.明确作文立意;
3.找好切入点和事例;
4.组织好文章内容和语言;
5.对有些同学来说,还要千方百计凑足800字。而现在,作为政治题,你不需要写800字,不需要举很多很生动形象的例子,不需要削尖脑袋去想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立意,不需要有优美的语言。如果以做政治题的要求而把这道题作为语文题,它充其量只是一个简单的阅读题。在作为语文阅读题的答案中糅进恰当的经济学名词,那就是完美的政治题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