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60字。
正确使用词语
考点分析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指的是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其中不仅有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好的问题,即追求更好的表达效果。
1、对实词的考查
重点在同音词、近义词的辨析上,即根据具体语境为句子选择词语。
2、对虚词的考查
虚词考察查重要集中于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的使用。
考题试做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毋庸 ,法兰西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②小男孩一下子 索然了,站在那里没有目标地东张西望。
③当浮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时,物体上浮, 物体下沉。
A.置疑 兴味 反之 B.质疑 趣味 反之
C.质疑 趣味 否则D.置疑 兴味 否则
A 解析:“置疑”常和“毋庸”连用,意为“无须怀疑”,常用于否定意思的表达中。“质疑”:提出问题。“兴味”:兴趣,常和“索然”连用,表示“没有了兴趣”。“趣味”: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否则”:连词,意为“如果不这样”。“反之”:紧承上文,指与上文所述情况相反的概括语。
实词辨析
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语境就是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也就是上下文。对于一段文字来说,它所处的那篇文章是它的语境;对于一句话来说,它所处的那个语段是它的语境;对于一个词来说,它所处的那句话是它的语境,要确定词语的意思,必须把它放在语境中考虑。
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到了具体的语境中,每个词只有一个意思;如“深”:
夜深人静时间晚
深深的海洋离地面的距离大
深红的外衣颜色浓
内容太深不易懂
辨析实词:同中求异,辨析细微差别
一、辨析近义词的不同语素
近义词辨析考试中,有许多词音相同,形相近,有的词义很接近,很容易混淆,如“备受”与“倍受”、“必需”与“必须”“质对”与“质询”“协约”与“协议”等。
1、倍受:倍、加倍。如,他的发明创造倍受各界人士的欢迎。
备受:备,完全、周到。如,他取得的成绩备受领导肯定。
2、必需:不可少的、一定要有的。如,日常生活必需品。
必须:情理上的必要或命令语气。如,日常生活必须准备的用品。
(例如2007浙江卷第2题)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面对“两会”代表、委员的依法,有的官员虽然还不能圆满答复,但都表现出虚心接受、认真反思的态度。
②在5月4日结束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杭州市有关部门与中国动画学会签订了合作,准备共同培养动漫人才,开发动漫资源。
③距离同济大学校庆还有5天,世界各地的校友将启程,前往上海参加庆典,共贺母校百年华诞。
A、质对协议不日B、质对协约翌日
C、质询协约翌日D、质询协议不日
解析:
质询:询问、责问,可用于对政府官员进行质询。质对:对证;对质,由语境知,用质询得当。协议:国家、政党或团体间经过谈判、协商后取得的一致意见。协约:共同合作的约定,由语境知用协议妥当。翌日:明天,多用于书面场合。不日:要不了几天(限用于未来),这里用“不日”妥帖。
二、辨析词义的轻重(或程度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