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考点
 对于标点符号的使用,今年新考纲已明确单独设题考查此考点。
 它的难度不大,出错频率较高的地方比较集中,只要是对此进行强化
 训练,突破此考点还是比较容易的。下面,就标点符号使用容易出错
 的地方,用例子的形式,作一简要说明。
   典型病例1:要用科学的方法去调查、研究、分析。
   简析: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短语之间的停顿。一般说来,只有
 在主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修饰语位置上的并列成分才使用顿号。
 谓语上的并列成分之间,习惯上用逗号,而不用顿号,例1则属此类
 误用;但如果几个动词联合起来作谓语中心语,后面带有共同的宾语,
 这几个动词之间就用顿号,而不用逗号,如"要用科学的方法去调查、
 研究、分析问题"。
   典型病例2:这个花瓶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了。  
   简析:并不是所有的并列成分之间都用顿号,而是有停顿则用,
 没有停顿则不用。例2中没有停顿,因此,其逗号的使用则是多余的。
 这类的情况还有“十六七岁"“父母"“子女"“工农"“大中小学
 "“男女老少"等。
   典型病例3: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简析:并列成分之间用了“和"“或"之类的连词,就不再使用
 顿号。
   典型病例4:立刻,我的脑际浮现出刘大爷的形象:五十多岁的
 年纪;额前有几道皱纹。  
   简析:分号表示复句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也可以用在非并列关
 系的多重复句里,它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比顿号小。例4中的“;
 "应为“,"。
   典型病例5:参加这次比赛的有:一中、二中、三中等几所学校。
   简析: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当它提起下文时,如果
 冒号后的话不成句,那往往是并列的几个项。例5中冒号提起的既不
 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又不是并列的几个项,故而,其使用有误。要么
 将冒号删掉,要么将“几所学校"删掉,使冒号后的成分构成几个并
 列的项。
   典型病例6:譬喻止于“皆以美于徐公,"接下去,“今齐地方
 千里"来个陡转。
   简析:引文的末尾跟非引文部分衔接得很紧,引文末尾后不能停
 顿,这时引文的末尾不用标点符号。如果引文不是完整的句子,只把
 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话的一部分,恰好引文后需要停顿,表停顿的标点
 符号应放在下引号之外,因此,例6中“徐公"后应先写下引号,后
 写逗号。
   典型病例7:八个镏金大字,在碑的正面。(北面。)
   简析:括号表示文中的注释部分。如果括号里的内容是注释全句
 的,括号应放在正文的句末标点符号之后,这种括号称为句外括号;
 如果括号里的内容只是注释句子的一部分,括号就紧贴在这一部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