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训练——分析综合能力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6/11 21:58:4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240字。
  现代文阅读训练——分析综合能力
  gdxnyzhyts
  分析综合能力是现代文阅读中一种重要的能力,无论是必考阅读,还是选考阅读,都不可或缺。在高考中,这种能力的考查常常体现在以下考点上: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文本结构、把握文本思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
  【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简要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竹画家峰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必考•论述类文章阅读
  步骤一  筛选文中的必要信息(见原文方框中的文字)。
  步骤二  整合为以下三句话:①宋代涌现竹画家,画竹气魄极大。②元代画竹盛行,具有独特风格。③明代竹画家蜂起,高超技艺(极为精绝)。
  步骤三  再对三个句子进行“提取公因式”:   ①宋代涌现 竹画家,画竹气魄极大。
  ②元代画竹 盛行,具有独特风格。           ③明代竹画家 蜂起,高超技艺(极为精绝)。
  步骤四  最后进行整合: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涌现),风格独特,技法高超。
  本题容易出现的失误是,东抄西摘,或流于列举,或概括不全,或概括过泛。如:
  宋代涌现了更多竹画家,元代文人画盛行,明代竹画家蜂起。
  竹画家大量涌现,风格独特,技艺高超。
  【训练2】文段中引用了《学会生存》中的一些话,作者引用这些话要说明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为两点。
  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一份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人们越来越要求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潜能都解放出来”,然而,“人们的创造能力是最容易受文化影响的能力”。它强调说:“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是并存的。”因此,有必要警惕教学中妨碍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概念的内涵固定化,限制了思考,无法产生突破和解决新问题;对问题的固定反应方式,限制了发散思维的发挥,墨守成规更室息了创新的愿望和灵感;强调记忆、练习、再现的聚敛性思考,忽略应用、联想的扩散性思维训练;情感因素不足,缺乏形象和审美内容,缺乏认知中的愉悦和激励。
  以上情况激发了多方面的探讨,其中,建立在吉尔福特智力结构基础上的威廉斯创造思考策略在理论上较为合理,在教学实践中也较受欢迎。
  ——必考•论述类文章阅读
  本题其实是概括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步骤一  以“因此”为标志,将第一自然段划分为两个层次。
  步骤二  逐层进行压缩。
  第一层有两句话,可压缩为:①人们越来越要求把潜能解放出来;②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的力量并存。
  第二层一句话,冒号后边的文字是对“教学中妨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的具体阐释,可以压缩为:③要警惕教学中妨碍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
  步骤三  题目要求“概括为两点”,因此,再对①②③句进行再压缩。通过分析,不难看出,第②句其实是①③句的过渡,因此压掉第②句,留下①③句。
  步骤四  按题目“用自己的话”的要求,进行转换:
  第①句,根据文段的话题,将“人类意识的一切潜能”转换为“创造能力”“创造精神”“创造思维”,就是: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要求培养创造能力。
  第③句,转换为:当前社会存在着扼制创造能力的因素。
  本题容易出现的失误是分不清文段的层次关系,不懂得逐层压缩,同样出现东抄西摘的答案。
  【训练3】用“第一点错误认识是……因而……”的句式,概括说明“第一点错误认识”是什么。
  过去语文教学中存在两点错误的认识。
  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这样一个简单事实,为什么很多教语文的人和学语文的人会认识不清呢?是因为有传统的看法作梗。“学校里的一些科目,都是旧式教育所没有的,惟有国文一科,所做的工作包括阅读和写作两项,正是旧式教育的全部。一般人就以为国文教学只需继承从前传统好了,无须乎另起炉灶。这种认识极不正确,从此出发,就一切都错。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现实生活适合不适合,有用处没有用处;学古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没有效果。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标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廪’,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