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060字。
2009届新课标语文考点预测明清近代诗歌
一、考点介绍
明清及近代诗歌在高考试题中所占比例不大,但不是可以忽略的。这一时期的诗歌不是文学样式的主流,但也有一些好的写景状物、托物言志的好诗。考生可以选取一些来朗读。
二、高考真题
(一)【2004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和对联,完成第16—18题。(8分)
赤壁
杜庠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②。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③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鸟满烟芜。
[注]①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②舳舻;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③曹瞒:即曹操。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
(1)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1分)
(2)对联中的“周郎一炬”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一句同说一事;“苏子两游”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_”一句同说—事。(2分)
(3)就诗歌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诗,从—个角度(如景和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80字左右)。(5分)
(二)【2006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晓上空泠峡①
王罔运②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②王罔运(1832--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敢治抱负,然而屡遭控诉,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授徒。
(1)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2)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三)【2006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6分)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清谭敬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