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诗歌鉴赏阅读理解的有效指导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3/9 16:55:2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100字。高中诗歌阅读理解的有效指导
  诗歌鉴赏试题是高考试卷中的难点,也是学生视为畏途的题型之一。很多学生反映答古诗鉴赏题时常常不知如何下笔;而很多教师也认为诗歌阅读鉴赏讲不讲都差不多,要靠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确,对中学生来说,读懂诗歌难,鉴赏诗歌更难,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得过且过,避重就轻。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诗歌鉴赏也是如此。
  “诗言志”,“歌咏言”。不管是现代诗歌还是古典诗歌,感情就是其生命。根据诗歌这一特点,我们只有先引导学生读懂诗歌“写的是什么情”,才有可能继续分析它是“为什么要写这种情”“如何写的”“写得怎么样”等问题。所以,我认为,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诗歌,并能进行有效的鉴赏,关键切入口在于“问情”。
  一问:这首诗歌的情是喜是悲?
  诗歌的主要功能是表情达意,直抒胸臆是诗人表达情感时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所以,在鉴赏诗歌之初,首先要求学生通读全诗,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先要求学生寻找能直接反映作者感情的词语或句子,借助这些直现诗人感情的词或句子,学生就能正确把握诗歌的主旨倾向,从而为鉴赏诗歌的语言、意象、技法等做好充分的准备。
  如:         三闾庙   戴叔伦(唐)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通读全诗,我们可以一下抓住诗歌的感情点“怨”。这个“怨”字奠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也成为我们窥视诗人内心世界的窗口。
  但是,中国古典文学特别讲究“含蓄之美”,因此,在我们接触的需鉴赏的诗歌中能够直接点明诗人情感的诗歌并不在多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诗人写诗作词更常用的抒情手法是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所以,教导学生在鉴赏问情之时首先找出写景的词句,通过体味所写之景的“冷”“暖”色彩,从而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一层的鉴赏,应是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之一。
  如: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这首诗中的写景主要是在二、三联,诗人先用“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写出开阔而幽美的草堂四周环境,再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你看,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燕子在微风的吹拂下轻盈地飞翔,多么欢快,多么自由!诗人正是通过绘制这样的“暖”色之景,抒发了一种历经战乱之后暂得安身的闲适而喜悦的心情。
  当学生在通读全诗,并利用直接寻找感情点或感知诗歌所写景物的“冷”“暖”色调的方法,初步确定了诗歌的感情倾向之后,教师应要求学生“二问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