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逻辑”语病的诊断与治疗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5/25 18:21: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辨析语病是每年高考都要考查的项目。命题形式主要从语法、修辞、逻辑等角度设置语病。《考试说明》中所列的六种语病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其中“不合逻辑”这类语病的辨析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时可以从语句表达的逻辑形式上进行诊断和治疗。
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不是一回事,语法学与逻辑学也不是同一个学科。但语言与逻辑又是密切联系的。语言表达中的错误百出跟逻辑思维上的混乱不清直接相关。思维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借助语言来实现,语言是进行思维和表达思维的工具。语言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思维水平的高低,思维的逻辑性制约着表达的准确性和条理性。形式逻辑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来分析语病,能使我们对语病的病因有不同于语法角度的认识,从而更多地获得一些诊断、治疗语病和防止出现语病的方法。
一、 概念模糊
例:下岗工人有五盼:一盼及时“输血”振奋精神,二盼尽快充电重返岗位……  
上例中“一盼”的内容不好理解。及时“输血”指什么?这是个比喻说法,但比喻什么呢?从“输血”的词义去推测,“输血”该指输送给人一些维持生命的东西,但给下岗职工发放生活费、送去生活必需品之类的行为,却没有把它叫做“输血”的说法,况且,上例中用“输血”也不是表示在物质上救济人。根据文章的解释,“输血”是指“下岗工人离开岗位,企业领导要及时帮助他们打消顾虑,卸掉包袱,增强信心”。这个意思用“输血”来比喻就太不恰当了。“输血”概念模糊,正是比喻不当导致的。“及时输血”可改为“及时放下包袱”。
二、 概念运用不当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