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ppt3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高中第三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21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0/25 19:29:4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3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12张,以学生自主阅读、找典古、分析典古为活动主线,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为主要的教学形式,操作性很强。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睢县高级中学  杨文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辛弃疾其人及其词作风格。
  2、以读代析,在朗读中体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感受词人爱国主义情怀和悲凉意境。
  3、深刻体会《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用典的艺术特色。
  能力目标
  1、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分析典故”这一赏析诗词的基本方法。
  3、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在朗读中品味这首词的意境。
  2、指导学生理解典故的含义。
  教学难点
  1、引导在了解词作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
  2、指导学生理解典故的含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面我们来齐背一遍。
  赤壁的惊涛骇浪引起了苏轼的无限遐想,他怀念古人,但是与雄姿英发、年轻有为的周瑜相比,华发早生、壮志难酬的东坡自然会生发无限的感慨。同是豪放派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收复中原,但不被统治者重用的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又会借古人抒发何种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赏析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板书)。
  常言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诵读”也是赏析诗词常用的一种方法。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二)、诵读感知,体味风格:(6分钟)(完成教学目标1) 
  1、学生齐声读一遍。
  2、根据学读的情况发现问题当时进行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
  (1)、佛(bì误读为fú)狸祠下。
  (2)、封/狼居胥,误读为“封狼/居胥”。狼居胥是山名,封是动词,封山,是在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山神,纪念胜利。
  3、教师范读一遍。
  4、学生再读一遍,体味豪放风格并思考这首词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用典很多)
  (三)、找典故。(8分钟)
  1、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典故呢?
  我们来看标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是词牌名,“京口北固亭怀古”才是题目,大家知道,词往往用它开头的第一句话作题目,单独命题的很少,如这一课中的《声声慢》《扬州慢》《雨霖铃》等,而只要单独命题了,它的主旨就很明确了。看题目《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在什么地点做些什么?京口北固亭,怀古(板书:怀古)
  2、学生再默读一遍。结合课后注释,看作者都怀想了哪些古(典故)?
  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寻找典故,我并没有笼统地提问“词中引用了哪几个典故”,而是把它细化成以下几个小问题,由浅入深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
  ○1、有几个典故? 
  ○2、在文中分别是哪一句话?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